佛教-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欲知足;这里的经文是讲痛苦的果报,如果有恶因缘的果报出现,佛陀告诉我们要安忍不动。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大智慧的佛陀开示说,世间上有很多邪见的众生,他们对生命没有正确的观察,只随顺情绪做事,这些邪见的恶人见佛弟子修学善法,不断的改过修善,自我调伏,他内心产生嫉妒,「故来挠乱」,他以身业粗暴的行动,或以口业的讽刺,破坏修行人的内在善心。这恶因缘的出现,佛弟子本身并没有过失,自己不断的拜佛、诵经、持戒,这都是善法,本应值得赞叹,但遇到了颠倒的众生,却来破坏这善行。身为没有过失的修行者,遇到这种非理的破坏,「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应该善自调伏自己的虚妄分别心,消灭内在的瞋心及口业的责骂,也就是说,不必与他争辩讲道理,保持默然。如此对方所加诸的恶行,就不会对自己产生伤害,反而是反弹到对方身上。
劝勉我们面对邪恶果报时要安忍不动,安忍即是忍辱波罗蜜。诸位若读菩萨戒,会发觉佛陀对菩萨修安忍是特别强调,佛陀在菩萨戒开示说,莫说平常对人事因缘的伤害,自己不能起瞋心,即使有些颠倒众生杀害我们的父母及国族的人,我们都不能加暴报复,而要安忍不动。虽然受恶因缘刺激时,内心会有烦恼情绪,但修安忍不是强制压抑,强制的压抑不能持久,而且有害身体。佛法的安忍是有真理的疏导,内心有法宝来作观想对治,以疏导内心不平衡的情绪。蕅益大师在《灵峯宗论》开示说,若遇非理的扰乱,内心应起两种观照:
(一)随缘消旧业想:
我们一定要深信,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所以若有痛苦果报在自己生命中出现,这表示自己在过去生中,一定有这种罪业存在,自己对这真理应深信不疑。所以现在遇到恶逆因缘,是自作自受,面对这果报,我们应该当作随缘消旧业,消掉这罪业
(二)作善知识想:
前面方法是消极性的,这里的方法是有积极的一面,就是把恶因缘当做修道的善知识。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不是只成就一、两个功德,而是要成就众多的功德,成就万德庄严,如此果报才殊胜圆满。而功德的栽培与环境有关,有些功德是在顺适的环境成就,譬如刚开始栽培禅定与智慧,这要在寂静的环境,没有任何干扰之下修习。
《小止观》说,刚开始修习止观要与同眷同行共修,不能与放逸众生住在一起,因为他会干扰你的修行。所以有的功德要在顺适环境中栽培成就,而有的功德必须在恶劣环境中才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433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