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1 23: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怎么把心准备好呢?

在《楞严经》里面,佛陀开示我们,我们要做两个工作,第一个、安住的问题,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这是一个关键。

第二个,调伏的问题,你是不是内心真实地调伏了。那么从《楞严经》的开示,佛陀是先处理安住的问题,因为这是根本。我们一个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不得安住。

我们一般人的相貌是这样,我们一个明了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触的时候,由于过去的善恶业力的推动,会产生一个感受。

善业力强的人,他出现快乐的感受,他看到人都很高兴,他看到每一件事情都顺他的心意,善业力强;我们一般人,罪业重的人,看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满意,这个人内心有罪业。

那么这个感受的下一个阶段就产生很多的想象,然后,我们的心就住在自己的想象,安住在妄想,这是我们众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我们每天都

被误导的佛学常识

做功课,但是我们的心还是起起伏伏,有时候觉

佛教论美女知识

得自己修得不错,有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你住在妄想,妄想本身是和外境是互动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完全做不了主。

所以我们现在完全活在一种被动状态,外境让我们快乐,我们就得快乐,外境要让我们痛苦,我们就必须要痛苦,因为我们完全做不了主。所以,我们临终的正念就充满了不确定,要看你的福报、看你的因缘。

那么这个问题出

藏汉佛教翻译知识点汇总

在哪里呢?事出必有因,这个不安稳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住错了地方,我们不应该住在妄想。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第一件事情——菩萨不要住在想,应该住在心。把心带回家,你要安住在一念明了的心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它是离一切相的,它是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

所以我们前面讲到从假入空,就引导一个菩萨从一个假名假相的因缘当中回到一个清净的空性,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菩萨在一念心性中如实地安住。安住

佛教基础知识的第二课

以后,接着呢,就从空出假,调伏。菩萨远离妄想以后,开始重新又面对妄想。

所以我们在对治妄想,不是马上面对妄想,不对。遇到妄想,马上处理妄想,这个是错误的,你不是它的对手。

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住在妄想来调伏妄想。这是不对的。

先远离妄想,观想本来没有妄想,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相,你远离它以后,你安住真实的心性,然后才用法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善巧法门来对治妄想。

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遇到事情不是马上处理,《楞严经》不是马上处理,先把自己的心安住,要养成习惯。你自己安住了,因为你遇到事情马上处理,你很容易被你的情绪所转,所以你看我们一生很多事情做后都后悔——没有安住。没有安住就做调伏,次第错误了。

所以我们先把自己的心带回家以后,然后再来看人世间的因缘、如梦如幻的因缘,该怎么做你还怎么做,你这个时候没有个人的爱憎取舍,完全没有。你再用你的法门,该断恶、该修善、度众生的方便,去做调伏。

所以我们要加强我们心灵的力量,就是安住跟调伏两件事情。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4334.html

以上是关于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萨-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91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