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修布施平等觉。菩萨要觉知思惟,世间上很多贫穷厄难的人,常常会怨天尤人,觉得老天不公,为什么别人比他更有钱。他们因为贫苦就容易滋生盗心,就得想办法弄钱,就在贪嗔痴等烦恼的蛊惑下与众生结恶缘。菩萨修智慧的当下还要修福德,这样才能自利利他。修福德就是修布施,布施首先是财布施,第二是法布施,第三是无畏布施。菩萨首先行财布施,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布施给穷人,一定要有这种心量。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很亲爱,但对冤家对头就有嗔恨心,甚至恨不得一辈子不见面或者希望他死掉算了。菩萨一定要用平等心来慈念六亲眷属和冤亲债主,甚至把冤亲债主放在前
大家往往都有很多得罪过我们的人。特别是在历次运动斗争中被人家斗争过的年纪大的人,被各种权势横加在头上,他们往往就会结怨,甚至等机会报复。而作为菩萨一定要用大海般的肚量来包容恶人,用平等、广大的心把怨恨的乌云消散,把嗔恨的火苗熄掉。儒家也讲
世间上有很多恶人,但都有他们善良的一面,只是在你面前展示的他是恶的一面。对这些恶人我们不能以牙还牙,以暴力来回报暴力。儒家教你对他们可以敬而远之,甚至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义
释迦牟尼佛的示现一定会伴随提婆达多。释迦牟尼佛最后在《法华经》上告诉一个真相:我由于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让我快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需要一种挑战,他在应战的过程当中,才开发很多生命的潜能,在逆境当中才成长得更好。在粗砺的磨刀石上刀才磨得锋利;在烈火当中金子才更纯净。所以当我们处在逆境,冤家恶人堆里面,如果你能够应对,成长得会更快。所以不仅对恶人不要憎恨,而且还要感谢我们的恶人和竞争对手,至少他能够让帮助成就我们修行忍辱波罗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1442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