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导致乱象丛生,上下、同侪、群我等伦理人际关系失序。生存在这纷乱无序的世间,应该本着怎样的心念为人处世呢?如下五点可资参考:
一、对世间不望益我。现代社会大多以利为导向,养成利益薰心,贪求欲望的习气,许多人念念只想父母、朋友、别人能给我什么,而不想自己能给人家什么?一味只想别人给我,就是表示自身的贫穷。《宝王三昧论》说:“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痴心妄动”,假如对世间不望益我,对得失不希不求,那么就不会患得患失,随著世间纷扰起舞。
二、对他人不妒人有。佛说:“不嫉妒他人,即能拥有大威德。”对于他人获益,能够“不妒人有”,为
三、对事业不怕艰苦。想成功立业,出人头地,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古人成就功名,没有不经过一番寒窗苦读;要一技在身,也需要多年拜师学艺、苦练功夫。反观今日,许多人禁不起一点挫折、打骂、批评,只有一事无成。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有“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勇气与大愿力,对学业、事业,不畏艰苦、不求速成,不把难字挂嘴边,那么,再艰难困苦的事也能成功。
四、对办事不诿过失。无论我们智慧多高、能力多强,做事总免不了有过失的时候,如何能“不诿过失”呢?子
五、对公众讲求诚信。对待公众的事业一定要坦诚、真诚,切忌私心杂念,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尤其要严格要求。有一则《众酒成水》的故事对我们很有教益。
在一次隆重热闹的丰年祭庆典中,部落大酋长要求每一户家庭都捐出一壶自己酿的酒,并且将它们倒进一个大桶里,准备在庆典最后让大家共享。
当几个人抬着大桶经过每户家门口时,大家都郑重其事地将自家壶里的酒倒进大桶,很快,酒
终于到了可以共享美酒的时刻了,酋长拔掉了酒桶的木塞,给每个人倒上满满一杯酒,当大伙一饮而尽时,却发现喝下去的全都是清水。
这是个非常深刻的小故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导致大家喝清水的根源是缺乏一个明确的约束机制,也可以说是管理上的漏洞。而对于我们的自心修养来说,当我们在不透明状态下行事时,“诚信”就成为考核一个人人性美丑的一面镜子。
行走世间,不论对人、对事,能不望益我、不妒人有、不怕艰苦、不诿过失、讲求诚信,还怕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不能成就和谐社会吗?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4619.html
以上是关于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