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训练放下自我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1 04: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训练放下自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训练放下自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训练放下自我

佛教-训练放下自我
佛教-训练放下自我

当你把这个“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会发现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时候我

佛教学习的基本知识

们个人的烦恼,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的痛苦,事实上很多都是

佛教知识官网入口网站登录

因比较而产生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你没有比较,恐怕就没有痛苦。比如说,生病的痛苦是跟自己没病时比较而产生的,你以前身体很好,现在突然变坏了,就会很痛苦;如果从小就吃药长大的人,他可能也不知道健康是什么样子,也就不会觉得太痛苦。如果你没有&l

佛教知识图片简约高清

dquo;我”了,你就没有东西可比较了,不会拿一个没有“我”的东西去跟人家比,你看人家也是没有“我”,所以无我后消除的只是在这个世间的痛苦。

我们大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里面,两个人一起生活,你可能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有时候你会说:“没有,我都

佛教基本知识 正果法师 txt

是为他考虑。”为他考虑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你喜欢他,他好了,你才更开心,所以还是为自己;如果他好了,你很痛苦,你绝对不会一心为他。有很多夫妻开始爱得死去活来,后来其中一个有外遇了,不会再为他了,反而恨之入骨。

佛法告诉我们要回小向大。有一个简单的观察无我的方法: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你把为“我”放大一些,变成为两个人,从为两个人到为一家人,从为一家人到为一村人,从为一村人到为一个镇的人,这样就把小的“我”慢慢摄小归大,即回小向大。通过观想,把为“我”的这颗心变成为一切众生;到你为一切众生的时候,你的心就包含了一切众生。就像佛陀,“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他把九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视如自己的子女。我们要是能够做到这样的话,看到别人在造业做坏事,最多就是比较难过,希望他们赶紧改过来。

就相当于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会想办法将他的病治好,绝对不会责怪他生病。许多人害怕“无我”,把这个“我”抓得很紧。当看到内在“无我”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得解脱了。希望大家现在就能够这样观察一下,哪怕只是先在思想上慢慢认识。佛在世时,通过《阿含经》讲述了一切法无常。我们要观察无常背后没有“我”,继续分析,其实身体也没有“我”,思想也没有“我”;一旦确定了“无我”,就到达了涅槃的彼岸。由于妄想构成了这个世界,当妄想熄灭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涅槃。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zhaofashi/1473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训练放下自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训练放下自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59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