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业的三种报应模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赏罚,三报之大略也。
非夫通才达识,入要之明,罕得其门。降兹已还,或有始涉大方,以先悟为蓍龟;博综内籍,反三隅于未闻;师友仁匠,习以移性者,差可得而言。请试论之——
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之论。凡在九品,非其现报之所摄,然则现报绝夫常类可知。类非九品,则非三报之所摄。何者?若利害交于目前,而顿相倾夺,神机自运,不待虑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之,相参怀佛教者,以有得之。
世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庆,此皆现业未就而前行始应,故曰“贞祥遇祸,妖孽见福”,疑似之嫌,于是乎在。何以谓之然?或有欲匡主救时,道济生民,拟步高迹,志在立功,而大业中倾,天殃顿集。或有栖迟衡门,无闷于世,以安步为舆,优游卒岁,而时来无妄,运非所遇,世道交沦,于其闲习。或有名冠四科,道在入室,全爱体仁,慕上善以进德,若斯人也,含冲和而纳疾,履信顺而夭年。此皆立功立德之舛变,疑嫌之所以生也。
大义既明,宜寻其对。对各有本,待感而发。逆顺虽殊,其揆一耳。何者?倚伏之契,定于在昔;冥符告命,潜相回换。故令祸福之气交谢于六府,善恶之报舛互而两行。是使事应之际愚智同惑,谓积善之无庆、积恶之无殃,感神明而悲所遇,慨天殃之于善人。咸谓名教之书无宗于上,遂使大道翳于小成,以正言为善诱。应心求实,必至理之无此。原其所由,由世典以一生为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寻理者自毕于视听之内。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目为关键者也。如今合内外之道,以求弘教之情,则知理会之必同,不惑众途而骇其异。若能览三报以观穷通之分,则尼父之不答仲由,颜、冉对圣匠而如愚,皆可知矣。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4834.html
以上是关于业的三种报应模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业的三种报应模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