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
首先我们先谈一谈净土宗的念佛法门。
其实我们从现实的情况来
第一个你要好乐净土;第二个你要尊重名号。
如果你对来生的规划,你不喜欢到净土去,那你就不是净土法门,因为净土法门它一定是要在生命的规划当中去做一些改变的,你一定要远离娑婆世界的轮回,而到净土的环境去亲近十方诸佛,所以净土法门它第一个规矩就是你的来生的规划必须要设定往生净土,这是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不管你佛号念多少,
所以净土法门它过程是可以多元化的,但是它的会归是非常严格的,“好乐净土,尊重名号”,叫做顺从本愿,这两个规矩是不能动摇的。
那么这是净土宗的这个宗派的特色。
我们就从唯识的角度来谈总结。唯识强调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
“是法不坚固,常立在于念;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唯识的第一个作意,它是先作意第一个:业力这一块——“是法不坚固。”你人生所接触的所有的相状,都是由业力显现出来的,它总会过去,这第一个;第二个:“常立在于念”。业力到你的心中时候你会安立很多的妄想名言,就变成遍计执了。所以人生是由不坚固的业力,跟颠倒妄想的结合,就是业力跟妄想的结合。所以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呢?“已解见”:第一个了解空性;第二个证入空性。干什么呢?破坏心中的想念,诸位,不是破坏业力喔!是破遍计执,不能破坏依他起,你破坏依他起到时候你就偏空了,就落入小乘的学者了。
所以在唯识的操作的第一个作意:就是少打妄想。我们有些妄想你一旦打下去,你就停不下来。就是说有些妄想你打下去,你还可以控制的,这个问题不大;但是有些妄想,是跟你无始劫的坚固执着在一起的,你不能等到妄想打出来了,再去灭火,因为你已经灭不了它了。所以佛陀的智慧告诉你:你这条路就要先关掉——你要把它的名言切掉!在它打妄想的时候,你把所有的话都拿掉,让它不能活动。你不能等到烦恼出来了,再来修无常观、不净观,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了。所以无分别智的操作,它就是:“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我们心中有些道路是不能走的,因为它这个心活动起来的时候,你不是它的对手,所以有些妄想,你必须把它的门关掉——就是有些名言,“言语道断”,要把它关掉,这第一个作意。所以你要第一个警觉性:有些妄想在你平常一发觉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个想念断掉。
第一个:这个空性的作意。 第二个:会归到净土。
对今生的果报的作意,就是我们是无常败坏。虽然你今生可能会有一些金玉满堂、有这种眷属的快乐,但是你不要忽略了,这些东西总有一天要消失,因为你是借来的,你是跟善业的因缘借来的,所有借来的东西都要还。所以人生是没有结果的,凡夫的生命没有结果,只有圣人的涅槃菩提才有结果,才有相续的后面的受用,我们凡夫的生命是“无常终须到来”。所以这个地方,是某种程度是一种厌离娑婆的作意。
净土的作意,诸位,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最后一定要会归到一句佛号,因为有佛号。所以圣道门的作意,它是会归到空性;净土门的作意,会归到一句佛号,它是有相行。所以唯识学的作意是这样操作的:一个是无分别智——破妄、调伏,一个是显真。因为你为什么要显真呢?因为你不可能无住嘛!凡夫的心都是有所得心,所以你最好的安住,就是安住佛号。
我们必须在平常,跟阿弥陀佛建立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诸位,如果你跟阿弥陀佛因缘很淡薄,你临终的时候是内忧外患的。你内忧:你内心百感交集,你要离开你熟悉的地方,你再怎么说,这个娑婆世界你住了几十年了,你总有感情嘛,你会有不舍;第二个外患:你外面亲属的哭泣、身体的病
净土宗它要一段时间相续——净念相续,不是说你念几句佛号,阿弥陀佛就来了,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怎么样跟佛号建立一个完美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把你所有的希望跟佛号结合!你来生的净土的功德:正报的庄严、依报的国土的庄严,就是因为有佛号的关系,所以你这个作意是很重要的,你每一次的作意,都会建立你跟佛号一种密切的关系,就是跟佛号要很熟悉呀,所以唯识学它就是善用第六意识了。当然如果你把性宗的不生灭心: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那就更好了,站在本来没有娑婆世界的角度,来厌离娑婆,就更好了。所以不生灭心跟生灭心,是可以交互作用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4838.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