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唯识学把整个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个阶位:就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乃至于最后的究竟位。我们从前面的阶位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踏入了修行的菩萨道。
我们的生命就会出现两种力量的作用:
第一种来自于外来的生死业力的冲击;
第二个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一种菩提愿力的引导。
所以当你开始修行的时候,你经常是两种力量的一种作用跟拉扯。
我们先谈一谈生死业力这一块。生死业力是怎么来的呢?主要因为有阿赖耶识。虽然我们生命,一段一段的生命是无常变化的,但是生命结束以后
那么业力的可怕,并不是说它给我们什么痛苦,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它辗转相续、无有止尽。当然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选择逃避,反正你觉得你今生过得也还不错,你认为你今生乐多于苦,但是你可别忘了,生死业力是不会停止的,也就是说你迟早要处理的。你今生不处理,你来生就得处理;你来生不处理,你以后一定要处理,因为它不会自己消失掉。
生死轮回之所以那么的可怕是因为:你越轮回,它的力量就越大,就像滚雪球一样。所以
当然唯识学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因为它开展了第八识,这种恒转如暴流的业果相续的思考,但是唯识学给我们一些希望,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有强大的思考、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学习佛法、我们可以如理思惟,创造一种清净的力量来引导
那么这个菩提心跟空正见,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在佛法的角度:一时的感动、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也就是说,你一种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你做这件事情,只是一时的感动、只是一时的善念,这样是没有办法改变业力的,没有办法。所以所有的行动都先有一个理想抱负,你一定要有一个愿景,有理想抱负的修行,才有资格叫做菩萨道,因为你真实在改变业力了。所以你要改造业力,你要创造一种坚定的誓愿,你未来希望往哪里走,要有一个目标的。所以在这个修行当中,一定先发一个菩提心:缘佛道而发起上求佛道,缘众生的苦而发起下化众生。当然你发了菩提心,你有这个愿景,你就是菩萨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智慧的考验,你怎么去调伏引导你的内心,那就是空正见的智慧了。其实整个菩萨道的次第:从资粮位到加行到通达到修习,它主要的是一种智慧的增上。在六度当中,判定一个菩萨他的成败,就是以般若波罗蜜来做判断。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484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