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观心的五法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0 15: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观心的五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观心的五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观心的五法

佛教-观心的五法
佛教-观心的五法

世间上,多数人喜欢看外面,不喜欢看里面,经常都在“心外”求法。其实,我们的“心”才是宇宙人生的根本,无论什么,都通达于心,

佛教基本知识无漏

都源于一心。只是一般人都喜欢看你看他,看人的善恶好坏,却不明白自己的“心”,所以佛教的禅门很讲究“观心”为本。怎样观心呢?试提五法如下:

一、观心正邪:我们的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时而善美,时而邪恶,不易了解。尤其人喜欢“护短”,

知识总汇藏传佛教著述

对自己心里的善恶正邪,容易护短蒙蔽,因此不易正确了如。其实,心中有因果、道德、慈悲、是心为正;心中充满了邪恶谬执,是心为邪。如果能观照自己的心是正是邪?就能知道自己的做人,是正或不正了。

二、观心贤愚:我们的心是贤是愚,如何判别?所谓贤者,就是贤惠善良,所谓愚者,就是痴迷,就是愚昧。有的人以反为正,以善为恶,虚

佛教珠宝知识培训

妄错误,所谓“不按牌理出牌”,都是因为没有观照自己的心,没有把心转愚为贤之故。

三、观心动静:吾人之心,每天二十四小时几乎都在妄动,一生数十年岁月,也总是不得停止,即便是睡眠,也会离开眼耳鼻舌身,单独作种种梦境。心能上山下海,心中充满人我是非,其实都不是真实的,只是说明心之好动。加入我们能观照自己的心,能“制心一处”,让心静止不动,所谓“一念不生”,何愁万事不办呢?

四、观心净秽:我们的心是清净心还是污秽心呢?如果心中充满贪欲、嫉妒、邪执,嗔

佛教装修基础知识

恚,这就是心的污秽;如果心中一直想要利益世间,照顾世间,与人为善,给人好缘,这就是清净心了。一个人的心如果能清净,时时观照它,不让它迷失;把握住心,才能把握真正的自己。

五、观心大小:吾人之心,实在说“心如虚空,量周沙界”,我们的心无处不遍,无所不在。但是有的人,心量之小,例如婆媳不能互相包容,夫妻不再相爱的时候,视如仇人,总想去之而后快。有人说,我们的眼睛容不下一粒沙;如同我们的心,不能容下一个人,一件事,所以不能成其大。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xingyunfashi/1498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观心的五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观心的五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40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