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福德-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0 02: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福德-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福德-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福德-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福德-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感应钞》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江西有个姓舒的教书先生,到湖南一带去教书,两年后回来过年。路上碰到一个妇人,在哭泣,原来是她相公欠了官府十多两银子,迫于无奈只好她卖给官府还债

佛教知识绘画头像素材图

,但小孩就会因

佛教瓷器知识介绍视频

为没有人喂养命运就堪忧。教书先生听了,就把所有的教书薪水都给了她。教书先生回

藏族佛教知识音频

到家里,家里已经开不了锅了,都借米吃了很多天。他老婆听了他的话,两人就去田边挖苦菜过年。半夜,夫妇听到有个声音说:“今晚吃苦菜,明朝生出状元来。”第二年,果然生了个儿子,后来中了状元。

有些人看古人写的书,看古人的传记,常常当成神话。心想,古人怎么能做到如此呢。比如说,这则故事,按现代人想,教书先生怎么能把所有钱都不要,就给一个人救命呢。这就是以凡夫的心,来衡量古人了。这是真实的故事。

佛教讲布施,布施多少才算多呢。其实是看心,那怎么看心呢。凡夫一般都想,我自己安顿好了,然后再去照顾别人。但圣人就不会这么想,圣人都是先想到别人。别人的命比自己的温饱重要,他就救命,胜过自己的温饱。这是圣人的境界。正因为这个境界,不容易达到,所以他的果报(生个当状元的儿子),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有的。

一个家族,是否繁荣,要靠的是德行在承载。要有一世的子孙,就要有一世的福德,要有百世的子孙,就要有百世的福德。孔子的子孙,到现在是七十多代,仍然久盛不衰,这就是孔子的福德。被印光大师称为孔子之后第一人的范仲淹,子孙也是绵长不绝。

乃至一个朝代,也是如此。周文王德行厚重,周朝才能流传八百年。而后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这些流传三四百年的,都和开朝皇帝的德行有关。比如唐朝李世民在位时,整个朝代才三十多个人被判除死刑,而且到了过年时,李世民还大赦他们回家过年,过年后第二年要斩首时,回家的犯人都自觉回家,接受刑罚。可见当时政治的清明。宋朝时,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特别仁厚,规定子孙后代,文人无论犯了什么罪,一律不准杀头,可以流放。后来苏东坡被流放,就是这样子。这些文人都是宅心仁

佛教知识跟智慧的区别在哪

厚,凡夫不可以自己思维来思量伟人。

教书先生他能做的,能布施的心量,却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如果我们向观音菩萨求事业,求婚姻,求孩子,乃至求身体健康,真的能有达到教书先生的境界,那什么事情都一定满愿。当人发起菩萨心时,犹如高山,值得我们仰止。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5271.html

以上是关于福德-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福德-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19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