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修了很多法门,法门不能保证你是不是成功,因为它是工具,关键在于你那个心的调整。
你看我们以拜佛来说,印光大师说一个人不能只强调事修。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对立心越重,你拜五百拜我拜一千拜,你拜佛是跟人家比较,阿修罗,阿修罗法界。就是说你又变成一个大福报的阿修罗,因为你的事修,事相是枝末嘛,你这个心念要变成什么是完全看你的善恶、看你的真妄嘛,你所造的业力,它只是你这个果报出现旁边的那个枝叶而已,你那个树根是你心念的调整。所以你如果不善调心念,你拜佛拜一辈子,那顶多就是有善业,但是不表示说你生命的水平会改变,不表示!
所以当你的心念是正的时候,一切法正;当你心念是邪的时候,这一切法就加持到你邪恶的力量去了。
比方说魔王,印光大师最喜欢举魔王跟佛陀作比喻,印光大师说为什么心念调整这么重要呢?他说你看魔王,魔王也不简单,他为什么做魔王?看佛陀怎么说:他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不简单,然后他行无遮大会供养三宝,出家人任何人都可以来,那么他以持戒修福,他为什么堕魔王呢?因为他贪求名利,他的根本是邪恶,所以他所加行都是邪恶。那么佛陀因地的时候他也持八关斋戒啊,佛陀因地的时候也有做无遮大会啊,那怎么这些业力进入他的心中变成佛陀?因为他的心发菩提心了,所以业力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心念、心理素质是关键。
印光大师还讲一个譬
没有好坏!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做多少功课不是重点,你经常起什么念头要注意了,尤其是我们下堂课要讲到数数现行都无惭愧,就是你一天当中起了很多念头,但是有些念头是偶尔人家刺激你一下,你才起的,这个不算,偶一为之不算。经常性的起念头,你起这个念头的比率很高,这是第一个,数数现行。
第二个见是功德,深深好乐。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你非常的得意,这就是我,什么是我呢?这就是我,你把它当做你的功德相,不管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第一个你经常性的起,第二个你根本不想改变它,这个念头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经在主导你生命的来生了。其实你不要等到你临命终,就是说你看你一天当中起的念头次数最多,而且你充满了好乐,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你根本不想对治,你也没有惭愧心,你特喜欢这个念头,两个条件具足,这个念头已经在主导你了,你已经被它主导了。
你一个人我认为你到五十岁你来生差不多决定了,当然还可以改变,我的意思是说还是可以改变的,你赶快读经典,调整心态,但是不容易了,因为你这个心已经被人用了五十年了,已经快要定形了,所以你到了五十岁,你好好地反省你一天大部份都起什么念头,起这个念头的时候特欢喜,你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你要经常起净土的念头,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起了以后特别高兴,差不多了,净土种性已成就。所以,当然如果你觉得你现在起的念头不太好,在你死亡之前你都还有
所以我们的生命其实已经有一个念头在带动我们,这个念头不是偶一为之的,你这个人偶尔刚好闻到咖啡很香,去喝一杯没关系了,偶一为之是没关系了,偶尔发发脾气,偶一为之也没关系,但是要忏悔。但是你经常性的念头就要注意了,经常性的念头,就是很自然就
好,我们基于这个理由我们来看第二段就更清楚了,到底是谁在主导我们?不是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的行为所留下的心念。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531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一切法正,一切法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