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眷恋,也不逃避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不眷恋,也不逃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苦」这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观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个人的人生观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确,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作茧自缚、自找麻烦。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就是因为常常庸人自扰,才被称为凡夫俗子。
佛法所说的「苦」,实际上是人的忧、悲、苦、恼等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是从自我的观念所产生。所以,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观念一改变,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遭遇了苦难,但只要心中不以为苦
由此可知,正确的观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只是暂时的存在。如果体认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老是痛苦的自我挣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够采取面对、接受问题的态度,并努力加以改善,而不会感觉到忧虑。
因此,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会明了,事实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观念所造成的。现实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可怕之处,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会消极悲观、逃避现实。从经典以及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脱,远离世间的痛苦,他仍没有抛弃这个人间,反而更深入世间,为救苦救难而努力。所以,如果认为现实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极悲观、逃避现实的观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
因此,「出世」的观念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人间,而是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义。我们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恋世,既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shengyanfashi/1534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不眷恋,也不逃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不眷恋,也不逃避;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