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智者归命得正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婆罗门-智者归命得正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中住着许多婆罗门,有几位婆罗门亲近这位外来的聚落主,为他说印度二大史诗《罗摩延书》、《婆罗他书》,并告诉他书里提到:如果因战争往生,可以生于天上;投火舍报的人,也能生到天上。也告诉他,天上的生活是如何地快乐……,在种种巧妙的言辞煽动下,聚落主信以为真,并心生向往。
于是,聚落主备好上好的柴木,搭建起一个火坑,还邀请了婆罗门及亲友来到住所集聚,请他们观看自己投火。此时,聚落主先前所认识的一位出家比丘也来到家中,看到种种庄严的布置,便问:‘这些是要做什么呢?’聚落主回答:‘这是我为了生天所准备的。’比丘又问:‘你要如何到天上呢?’聚落主信心坚定地说:‘我只要投身火坑,就能生天了。’比丘又问:‘你知道生天的道路吗?’这时,聚落主才茫然地回答:‘不知道。’
比丘再问:‘如果你不知道生天的道路,要怎么前往天界呢?倘若你要远行,从这个聚落到另一个聚落,都还需要他人引导,才能抵达,更何况前往天界的路途是那么遥远呢!忉利天距离
聚落主听了比丘的一番分析,觉得非常有道理,便想:‘如果投火真能生天,婆罗门应该会跟我一起去,他这么贫穷困苦,世上又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理应舍世间苦而求天上乐。如果他不去,那显然是要欺骗、谋杀我。’思及此处,他灵机一动,便向前捉住婆罗门的手,作势想要一同投火生天。婆罗门大吃一惊,立即甩开他的手,慌张地逃到一旁。这些婆罗门是为聚落主的钱财才聚在这里,当然不肯投入火坑,白白送死。
聚落主见此情状,便感慨地说:‘我因为听说生到天上得以享受诉说不尽的欢乐,所以被贪心所迷惑,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上座婆罗门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与天上的欲乐比较起来,就如同芥子般微小。如果他真的是少欲之人,心无贪着,为什么我现在却观察到他炽盛的贪欲呢?
他不仅贪恋又丑又老的妻子,今日来此也只是贪求钱财以供家
或许是前世结的怨仇,才会如此欺诳我,让我与死神作伴吧!那些教唆他人苦行、断食、投渊、赴火等教义,都不过是断绝他人后路的邪见啊!这些婆罗门尽做伤天害理的事,我应当要远离他们,归向佛法,佛法讲慈悲,从来不伤生害命。如今,就如同大火烧山时,麋鹿会因珍惜生命而逃离火山,寻求清凉安全的地方;我今天也应该归向清净三宝,诚心请求庇护。’
此时,比丘见婆迦利已经对婆罗门们心生厌离,对三宝生起深信与恭敬,欢喜地赞叹:‘善哉!善哉!婆迦利!你真是有大智慧,从现在开始,你已趋向真理的大道。’
比丘接着开示,佛所宣说的解脱大道,是每个人确实得以抵达的境界。为了调伏众生的烦恼,佛以一切智随机说法,因应不同根机而有广略之别,一切皆是真实
而投渊赴火只会丧命罢了,不可能得生天界。得生天界,是因修习禅定,断除烦恼,而非投渊赴火可得。之所以会有这种颠倒的知见,是因为同伴以天眼观察仙人投生之处,发现仙人投生到了天界,而仙人先前因投渊而死,便误以为投渊是因、生天是果。
这些婆罗门愚痴无智,不修禅定断除烦恼,反而大作经论,谓言投火得以生天。愚痴的人盲目信从,有智之人善于观察,故知投渊赴火不是善行,更不是生天的因。唯有归向佛法,圆满一切善法,才是趣向寂静无为的解脱之道。投渊赴火等心外求道的方法,只是平白受苦罢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五(二四)》
省思:
禅宗祖师教诫学人:‘只贵子知见,不贵子行履。’正知正见是修行之重要基石,以知见为前导,才能走向光明的解脱正道。生天的果报,是因修十善、禅定而来,佛法一再告诉我们因缘果报之理,唯有正因正缘才能成就正果。如果不能了达天道、解脱道之正因,徒在种种心外求道的作为努力,就如南辕北辙,只会走错路、走远路,终不能到达目的地。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5418.html
以上是关于婆罗门-智者归命得正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婆罗门-智者归命得正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