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9 12: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问: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一个人如果把明意识、潜意识里面所有的妄念,包括微细的妄念完全除去之后,自性真的能放大光明吗

佛教知识大全不缺佛

大安法师

佛教基本知识课程总结

答:谈自性问题,这就是一个比较终极、玄妙的问题。自性就是我们本具的真如法性的理体。你也不要去追求它有一个标准答案,实际上是勉强来指称一下,跟这个名相没有关系。但也只能借助名相去指称一下,这叫:透过这个名相的手指,要指向真理的月亮。不要执指废月。它在认知一个什么事情?这个自性——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但本具的佛性到底是什么?它是离开一切形状、颜色,不可把捉的。虽然不可把捉,它又在我们的内心存在。

比如我们讲明意识,潜意识,这些心意识实际上就是我们自性的一种功能、作用。但这功能、作用是在无明状态当中一种异化的表现形式。无明来自什么?无明来自于一种能、所的对待。“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那这个照天照地的大圆镜智,有一念无明就转为阿赖耶识。那这识,是第八识阿

佛教基本知识架构

赖耶

佛教长寿的理论知识是

、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第六识是“识”,第七是“意”,第八是“心”,一般就把它们指称为“心意识”。实际上心意识全体的当下就是我们的自性。所以只要把这个心意识转变过来——转八识为四智,我们本具的佛性——这种大放光明的佛性,就现前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1554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96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