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亲子成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9 12: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亲子成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亲子成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亲子成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亲子成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起。一个孩子连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他对别人也不会恭敬。这一句没做到,孩子一生就会有很大的障碍;这一句做到了,孩子一生受益。他能尊重父母,对父母讲话和颜悦色,看到别人的父母,他会想到别人的父母也很辛劳,也应该恭敬。他能体会到父母念念希望他好,他也能体会到别人的父母也希望他的孩子好,假如我们对人恶言相向,父母会伤心难过。一个孝子能有这种同理心,不愿意让别人的父母痛苦,他的恭敬就能从父母身上再延伸到一切人。

跟父母讲话的态度要非常恭敬,现代人为何无法做到?电视、音乐让他的心很浮动、烦燥,所以听两句话就不耐烦,就顶嘴。我们要先反观自己有没有做到?假如有一位母亲呼唤子女,其子女马上走过来说:“妈妈,请问有什么事?”这样的声音和态度,现在几乎看不到。所以,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先有这种恭谦的态度。不是对父母如此,对所有的长者都应该如此。

但对孩子不能这样,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儿子说:“妈,来一下。”你马上走过来:“儿子,有什么事?”这就颠倒了,孩子会慢慢变得傲慢、无礼。因此,对长者、对平辈我们应该这样做,但是对晚辈要长养他的孝心跟恭敬心

佛教徒的知识水平

,应该是晚辈到长辈的面前才是正确的。

“父母呼

种姓制度和佛教考试知识点

,应勿缓”。有时你在答应父母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有应,内心却是不耐烦,所以对待父母的召唤,还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否真诚恭敬。如果能从内心深处下功夫,不出三个月,绝对会让身旁的人刮目相看。一个人求道德学问有没有效果,从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情,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懒。你已经告诉妈妈要去洗澡,就应该立即去洗,不能拖拖拉拉。甚至于父母交代我们买的东西,也应该如期买回来。有些人对于朋

佛学基本常识txt

友交代的东西,都不会忘记买,而家人交代的却常常一拖再拖。为什么对朋友不敢失信,对父母就失信了?因为怕跟朋友的关系搞坏了,生意做不成,他们的话不敢怠慢;而父母不会计

佛教知识何为二乘有学无

较也无利害关系,所以心就不恭敬了。

有的人对朋友不会发脾气,专门把脾气发在谁身上?发在最亲的人身上。真是颠倒!点点滴滴对你付出,对你最照顾的人,你却对他最不好。如此,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会觉得内心愈来愈不安,因为该做的都没做。假如这时父母又走了,就会觉得内心隐隐作痛,该报的恩都来不及报。而报父母恩就要先从言语态度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5556.html

以上是关于亲子成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亲子成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96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