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舍得的三种层次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8 23: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舍得的三种层次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舍得的三种层次

舍得的三种层次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贾平凹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在他看来,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诚如平凹先生所言

佛教知识动漫

:会活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人,其实是懂得这两个字的: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然而这只是对“舍得”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舍得的第二个层次:舍,就是得。蛇在蜕皮中完成了长大,人在经历中迈向了成熟。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在对立统一中,达到了和谐。这和《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并无

佛教提婆知识大全

二至。包含了一个古老而深奥的辩证法。

然而,当我们在说“舍,就是得”的时候,其实依然执着与“得”。

舍得的第三个层次该是“无所得”。“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金刚经》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

清代陈伯崖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望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那种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

“高标做事,低调做人”。一

100个佛教知识

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必然是一个在工作、事业上高要求,在生活上低标准的人。只有抛开了

佛教传统知识问答

荣辱得失、舍弃掉名利枷锁,一心一意地去追求高尚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才能胸怀坦荡,大有作为。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5835.html

以上是关于舍得的三种层次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舍得的三种层次;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74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