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
话音未落,那个人就打了大师两耳光,将大师的椅子抛到几尺之外。大师顿时
大师生平不曾告诉别人这件事。在1937年的时候,大师弟子彭孟庵在灵岩山寺避难,他的儿子与同宿舍姓郎的孩子因为小事闹意见。大师就把他叫到跟前讲了自己的经历。告诉他说:我固然示弱,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希望你学我的示弱,不可以把新名词之竞争二字,奉为神圣不可侵犯。”
不久大师又撰写了一篇《人字发隐》的文章,阐明人以赞天地之化育、继往圣、开来学为德能。人的德能有仁、忍、任、尽四个方面。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的事业,故名为人。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做到没有歉缺,故名为人。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
(见彭孟庵:印光大师轶事二.载《印光大师永思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yinguangdashi/1586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