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8 17: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佛教-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佛教-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

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有佛法,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心。我刚才来观堂的时候,看到门口放了两箱子法宝。你放法宝的时候,就要把他放正,不管是在纸箱子里也好,或者一本经书也好。

我们知道,有法之处就有佛。所以,我们初出家的时候,老法

佛教入门知识和技巧教程

师他们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经书不能露置,一定要拿经帕盖上;看完以后合好,拿经帕盖好,这才离开;放法宝都不许低于腰下的

佛教基本知识100条

。平时看经,假如经书捧得不平,老法师都会呵斥我们:如果佛在你的手上站着,你一

学习佛教基础知识的方法

个手高,一个手低,就象一个人在那站着,你说,那可以吗?所以,作什么事情,都要把心用上,我们慢慢去体会。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又说“心田各不同,功德有胜劣。”同做一件事情,因为用心的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功德的大小也不同。你得到了一本法宝,应该真实的从心里生起来“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样的难遭遇想。就象老和尚也给咱们说的: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人若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所以我们得到一本经书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现代的人,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佛像啊,经书啊等等。看起来好象是福报,但因为不缺了,也就不生珍贵想,内心里没有恭敬,尤其随便扔,这又在损我们的福报,甚至你在灭法。为什么经书不让你悬空放?悬空放,护法都要赶快去接住的。为什么到法灭尽的时候,龙王把那些经书都收到龙宫中去了?我们应该好好思维,从我们的点点滴滴能够来用心修行,从我们的点点滴滴能来修我们的福慧。

修行,无非是要开发我们心的内在的的智慧。这就一定得让我们的心纯净。让它纯、纯、纯、纯到我们的真心显现,你看心的力量有多大。

无始劫来,我们一直流转生死至今。佛告诉了这么好的法,但是我们众生依然痴迷颠倒,不知道好好地利用很好的人身,来开发我们内在的无量的

佛教的命理知识点

智慧。生活当中,正是开发我们智慧的好时机,如果你抛开了这一切,刚才说了:佛怎么示现金色身?大家去思维。好,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595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64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