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8 16: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问: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佛者亦是。但应时刻具足三心,时刻反思自己,自可遮止。三心者:一是恭敬心,二是庄严心,三者谨慎心。

1、恭敬心:尊师重教是任何学子的基本素质。假如没有恭敬之心,一切的学问、

佛教学世间知识

知识和道德、品质均

佛教百科知识网站

将一无所获。即一切思维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或善或恶、或非恶非善,无不发自内心的恭敬与否。对佛法僧三宝,越能生起无上的崇敬与仰慕,越能趣向无上的利益,因为具足恭敬心是最起码的修学条件和前提。

2、庄严心:佛像、佛殿、佛塔、经典、法器及僧伽等等莫不是庄严无比,且时刻都在无语地开示着我们。由于我们没有用庄严心去观察、去觉悟,从而感应不到其中给予人们的启示。您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又如何能获得庄严道场的相应启示呢?

3、谨慎心:相对于言教,谨慎是身教这一无言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方可将恭敬心和庄严心在言语和行为上加以体现和统一,处处收摄住心的庸浮散乱,去启示、去觉悟人生宇宙的真谛,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方能守戒遵教,成为凡夫俗子的表率,自利利他。具备此三心素质,罪衍不生,过失可免。若要福德倍增,还要注意言、行和起心动念。用行动诠释佛法,用随顺落实慈悲,过失之后

佛教基本知识 周叔迦

的觉悟,才是前进的动力

佛教的知识都是从哪里来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597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63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