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8 11: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佛教-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佛教-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萨比丘,修行很是谦虚恭敬,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会去恭敬礼拜。其中,有些行为不洁、瞋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还对他恶口呵斥辱骂。即使有人用瓦石投他,这位比丘也不生瞋恚,多年如此修行,所以大众都叫他“常不轻”。意思就是用谦卑低头的态度去面对修行,不敢去轻慢任何一个人——这是大乘菩萨的境界。

近代,印光大师也教育后来的学人:“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

佛教经书涵盖哪些知识

夫!”大师的意思也是在教育我们,为人处世应该用谦卑低头的态度去面对,把自己压低在任何人之下,这样才是真正地修行。

佛教是一个崇尚“慈悲”理念的宗教,很多的佛教徒都对“慈悲”有很好的修行。然而,谦卑却比慈悲更难修。

说到“谦卑低头”,一般来说,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

佛教100题基础知识讲解视频

道理,但是言行意识无形之中总有“傲慢”的蛛丝马迹出现。从人性的特点来看,很多人可以轻视别人,但绝不能够容忍自己被别人轻视。在人生的旅程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志气,或者是怒发冲冠,或是豪言壮语,不向人低头的志气屡见不鲜。然而,要做到能够经常向别人“谦卑低头”,用低姿态与人交往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实,真正的赢家并不是用强硬来获取的,而是用柔。要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山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做事情如果能够有谦卑低头的态度,事情做得才会更顺畅。

佛教典籍知识点大全

生路上,可能很多人都会遭遇到各种的坎坷甚至是不幸,总是感觉快乐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快乐和烦恼的理解。其实,自己认为的坎坷,或许在别人的眼中,那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快乐,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自己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自己,而是人的内心总是撇不下它。人不能老是昂着自己的头,要学会忍让,学会宽容,受得了委屈。

掩卷长思,深刻认识到:学会“谦卑低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成熟。只有具备广大的视野,开阔的心胸,才能发现自己的渺小。只有谦卑低头的人才能够以更宽容的心来欣赏别人的成功,接纳自己

佛教珠宝知识书籍推荐一下

的失败。如何校正人生的错误观念,如何跨越事业的行为障碍,如何完善自己的高尚人格,这是任何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只有学会“谦卑低头”,才能够使命运面临厄运时泰然自若,面对毁誉时不卑不亢,以柔和的心志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走过人生。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610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53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