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7 17: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佛教-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佛教-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

大乘佛法以成佛为目标,因此

佛教的起源和基础知识

以念佛观代替界分别观,五种观法合起来又称为五门禅。就声闻法而言,五停心观是进入圣贤位前所必须修行的初阶法门;就大乘佛教而言,五停心观是修习禅波罗蜜前所不可缺少的方便法门。

所以,五停心观在修行上的次第而言,处于基础门槛的地位,学佛者不可不知。

一、不净观

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法华经&

佛教知识声闻缘觉

#8231;譬喻品》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众生因为贪爱,在我、我所有上产生执着爱染,生起种种痛苦,所以学佛修道,想要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首先必须止息心中的贪欲。

二、慈悲观

慈悲观又作慈心观、慈愍观,是多瞋众生观想由予乐拔苦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瞋恚的观法。

三、缘起观

缘起观又作因缘观,是观想十二缘起,以对治愚痴的观法。观察“痴”这个字,可以了解痴是表示知见上有了毛病,因此,愚痴是指迷于真理所产生的邪见惑障。

四、念佛观

念佛观是念佛的应身、报身、法身,以对治恶业障的观法。我们过去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恶业,未来都会招感恶报,如果在未受报的中间,想要修德行善,因为善与恶违,恶业往往会在此时升起,障碍善道。

五、数息观

数息,梵语anapana,华译安那般那,或阿那般那,略称安般。ana,原是遣来的意思,转指入息;apana,原是遣去的意思,转指出息。所以,数

佛教基本知识入门

息观又称安那般那念,指以计算自己的出息、入息,对治散乱的寻伺,而令心念止持于一境。数息观有六种因相,即数、随、止、观、还、净,这六

佛教中知识的意思

因具足,才算是圆满,因此又称为六妙门。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647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24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