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7 12: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佛教-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佛教-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有僧人问夹山善会禅师:“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为什么说没有这些东西?”夹山说:“三年不食饭,目前无饥人。”僧人又问:“既无饥人,我为什么无法开悟?”夹山即示一颂:“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祖意和教意”,是指佛祖的心意或本意,以及将之发挥成语言文字型态的数理、教规等等。夹山禅师竟然对弟子说:“佛和祖师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论是思想、语言、文字、形像,全都不是事实;对于真正用功得力的人,就不应介意这些东西。”

面对弟子的反诘,夹山禅师说:“三年不吃饭,眼前并没有饥饿的人。”很久以来都不吃饭了,也没看到需要吃饭的人,所以那些东西有什么必要,有也等于没有。这是夹山悟后的心境,但僧人并未开悟,所以又问:“既然在你面前没有饥饿的人,为什么我不开悟?”夹山开悟后不曾见到饥饿的

藏传佛教小知识有哪些呢

人,就像释迦成佛后见到一切众生皆具备如来的智慧德相,把所有的人都平等看待。不是他缺乏慈悲心,不教别人开悟,而是在他的体验中,世界上并没有人需要开悟这桩事。

但在客观上,未开悟的人就是未开悟,不容置喙。夹山对弟子说明不用开悟的原因:“明明没有开悟的法,你却当成有,东奔西走追求开悟,像这样的话,即使踏破铁鞋也无觅处,你则因此失去智

善知识佛教

慧,成了迷人。如果你心中无事,把追求开悟的念头放下,不执着真也不以为假,这就是悟境。”

我在指导修行时,特别重视过程而不重视追求开悟。过程可使自己的心平静、明净,不会被太多的追求心和企图心障蔽。如果经常保持心的平静、维持心的平稳,心就能明净。开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而不是一样东西。我常告诉弟子:“只要烦恼越来越少,你的心境就越来越明。”这就是一种过程的体验。追求开悟的人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希望早一点开悟,这种追求开悟的心就是执着。还有一些自以为已经开悟的人,其实是被悟的观念所迷,沉醉在悟境的执着中,非常可怜。也有某些人把类似精神病的症状当成开悟,其实那是魔境而非悟境,因为他的烦恼还在。

平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起嫉妒心、怨恨心、贪求心、吝啬心、愤怒心、得意心,一旦有

导游知识问答佛教

这类情绪出现,赶快念佛、观呼吸、观念头的起伏。如果心能立刻静下来,并且随时随地不起烦恼,就是开悟。

夹山禅师与弟子这段对

佛教基本知识图片高清

话,对现代人大有启示:耕耘比收获重要,过程比目的重要,事实的体验比虚有的假象重要,内心的平安比虚妄的名相重要。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656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917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