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6 11: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佛教-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佛教-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无门慧开禅师的偈子“云门糊饼赵州茶,信手拈来奉作家。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很有意思,文字和意境之美不要说了,而且还是描述在禅堂里面用功的情景,具有禅修的指导意义。同时自己发现在生活中也同样用得上,同样具有指导生活态度的意义。

“云门糊饼赵州茶”是两则公案,大家都听过,这里就不再解释。“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云)门云:“糊饼。”另参阅《安住当下吃茶去》。”为什么说是一个用功含义很深的偈子呢?因为千七百则公案就是我们在禅堂乃至在生活中所需要参叩的,随手抓两则“信手拈来”,那就是云门的糊饼与赵州的吃茶去两则公案,让大家“奉作家”好好地参叩。

如何参呢?那就是要“细嚼清风”,在动止呼吸间慢慢地去体会其中之味。当你明白了佛祖的用心,证到了佛祖的境界的时候,也就是“饱餐明月”之后,忽然发现明月哪里会有渣嘛!所以说这是一个用功含义很深的偈子。如果能够参透,那真的是与佛佛祖祖同一鼻孔出气,亲见云门与赵州了。

在禅堂用功需要坚持不懈,突破瓶颈之后会有很大进步

在禅堂用功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感觉功夫没有味道,提不起来。拼命打起精神用功,粗提,提不起来;再提,没有味道,很烦!这个时候,分水岭就出来了,有的人打退堂鼓放弃了,听之任之不再用功向困难投降了;有的人硬着头皮死耗着;有的人就开始用心。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位善知识点拨一下,大家就会明白,就在这丝毫没有味道的地方用功。告诉他们仔细再嚼嚼功夫,再细一点用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度之。“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语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只要坚持不懈,慢慢地就会有点味道了;再提,再加力用功,新的境界出来了。最后会发现,新的境界比原来的境界更清明、更透彻,这在自己是有亲身体会的。

这就是要对没有味道像清风一样的功夫,坚持不懈地参。不要怕空费力气,不要怕没有结果,只管努力去耕耘,功夫就会在这个着不上力的地方显现出来。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不得力处正好着力”。关键的是不要放弃,要知道这就是你的功夫瓶颈之所在,突破之后就会有很大进步。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需要好好用心,深入钻研

生活中也是如此,学生会有学习很无聊、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这个时候不能放弃

佛教 知识产权

,就要在这个无聊的时间里面,不要浪费掉这些无聊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去找学习中的困惑,去深入地学——把这个无聊当作清风,拿来好好咂吧咂吧。这在学英语的人应该最有体会,在记英语单词到三四千或者八九千的时候,会有一个坎很难过去,怕困难的人放弃了,坚持不懈的人就突破了。

工作中也是如此,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开始有点意思,时间长了就很无聊,总感觉这个重复的劳动无聊

佛教知识小说

。这个时候不要放弃,好好地用用心,把工作再做得深入一些,拿出观世音

赵朴初 佛教知识

菩萨的精神,或者反向思维一下,你就会发现,在工作

佛教知识何为三阴

中还有很多的乐趣等待着我们去享受。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712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874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