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老子论幸福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6 04: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老子论幸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老子论幸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老子论幸福

文化-老子论幸福
文化-老子论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生活,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所谓“往而无害,安平泰”),这就是幸福。

遵循常道 平和舒坦

根据道统万物的理念,人们要获得平和舒泰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不愿招致祸殃,就要因循常道。相反,“不知常,妄作,凶。”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

欲望是幸福的天敌

在生活中,人们把欲望的满足视为幸福的获得,老子则看到了事情的反面,认定欲望是幸福的天敌。因为奢欲贪得销蚀了人的满足感,使“欲望的满足”永难实现,从而使幸福沦为水中之月;同时,“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普陀山佛教知识

。”奢欲贪得促使人背离天道,没有满足,恣意妄为,人生灾祸大多由此而起。正是欲望破坏了平和舒泰的生活,哪儿还能带来幸福?

纵容欲望会失去幸福

从表象上看,人是为了幸福才追求欲望,然而,天道运行与事物表象正好相反,人纵容了欲望,却从根本上失去了幸福,这是人类的误区和不幸。古典小说《金瓶梅》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性机敏,大都生活富足,遗憾的是他们作了欲望的奴隶,欲望控身不自由,是欲望毁灭了他们的生命和幸福,使他们沦落成一个个可怜的人儿。当代社会的腐败案例,从来没有生计困窘的成因,无一不是贪欲在驱使,贪欲使人坠入身心受控、没有幸福的无底洞。生活的逻辑一再告诉人们:欲望的确是幸福的天敌。

以“无欲”来获取幸福

欲望之门并不能通往幸福,老子主张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无欲”来获取幸福。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见素抱朴”,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生活中剔除欲望,时时感受到满足,这才是真

佛教基本知识正果法师讲章

正而长久的幸福。自然,多彩的生活对欲望生成难免有刺激作用,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但老子认为,人应该自觉地抑制欲望,“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便在朴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安于平和舒泰。在老子看来,消除了贪欲,就是打开了一生幸福的闸门。

佛教知识笔记图片大全

剔除奢欲 知足知止

老子论及幸福时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是一种无欲、知足、知止的长久幸福观。他叮嘱人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本来平坦易行,但人们好走

佛教理论知识论文

捷径,往往弄巧成拙。其实,剔除了奢欲,生活中知足知止,那幸福就在眼前。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729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老子论幸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老子论幸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863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