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5 14: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小人乐闻君子之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文化-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文化-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君子和小人,是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小人和君子究竟有多大差别?这一条就是告诉我们:小人和君子只是在存心上的细小差别,表现在行为上就有所不同。也是警惕我们:把握自己的存心,以免失足堕落为小人。

从现象上说,“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小人以打听君子的过失为乐;而“君子耻闻小人之恶”,君子则耻于听闻小人的恶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我们面对错误的态度。这里用了“过”和&l

有关佛教知识视频下载

dquo;恶”两个字,其内涵和分量都有所不同。《弟子规》说:“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虽然无心犯下过失,能勇于面对,及时改正,不掩饰、不隐瞒,还算是个正人君子,光明磊落。小

灵隐寺佛教知识讲解

人对人群充满怀疑,不敢相信人性本善,之所以喜欢打听君子的过失,多数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恶行,正暴露他内心的阴暗和刻薄。

君子有道德、有学问,对本性的纯善满怀信心,知道一切恶行只是习性起作用,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善待一切人,尊重一切人,隐恶扬善,时时启发人的善心。他听到人有恶行,如同自己的德行有亏一样羞耻、难过,当然更不会去打听、谈论,来保护自己纯净的真心。

所以说,本来只是一个存心厚道还是刻薄的区分,而人品、德

佛教知识官网入口大全下载

行的

佛教与道教入门知识点汇总

高低就因此产生了大的差别。善于修身的人,就是从这一个念头开始修正。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763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小人乐闻君子之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小人乐闻君子之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839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