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地方有一层意思:为了要简别前面依报的极乐世界跟正报的阿弥陀佛这二种的存在,它不是过去已灭,也不是未来未
我们希望一个安乐的国土、我们希望能够亲近佛陀,但是这个国土跟佛陀是不是过去已灭?哦,这个国土现在已经消失了,佛陀讲的是过去式!或者说这个国土是有一个菩萨,他心中发了愿,他现在正在修六波罗蜜、正在庄严这个国土,这个国土还没有成就,正在庄严,是未来未成吗?过去已灭、未来未成这二种疑惑,佛陀标出这个时间相──今现在说法,是说明现在式,是劝我们要把握时机,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今现在说法的意思就是说,它的目的是在破除二层障碍:
第一个,我们产生过去已灭,未来未成的疑惑,这个地方我们容易清楚;
第二个,我们一般人相信净土的存在,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悠悠泛泛,内心不决定,这是很多人的毛病。
说我现在知道极乐世界的存在,那个地方是一个安乐的国土,而且是一个有佛陀住世的国土;但是感觉上就是不急着往生──不要急,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当中有很多因缘,有些因缘你放弃了以后,对你是无伤大雅;但是有的因缘你丧失了以后,你是损失惨重,就是有些重要的因缘。一切法因缘生,但是有些人他能够在重要的时机,掌握了因缘,这个时候他成就大的功德。
所以这个地方今现在说法者,蕅益大师为什么特别标出来?
就是说,你现在一口气还在的时候,你还有权力可以抉
所以在《智度论》上龙树菩萨劝我们修行人: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一个修行人除了精进以外,你要掌握你生命重要的因缘是很重要的。
因为阿弥陀佛发这个愿创造了这个国土,你今天不把它当做一回事;等到这个国土消失了,你觉得:唉呀!我应该到一个比较好修行的地方去,这个娑婆世界实在障碍太多了,搞得我把精神体力都耗损掉了,也没有什么成就。那个时候你怎么办呢?你等待下一个法藏比丘再发愿,他又思惟五劫、开始尘点劫的修行、再创造一个净土。那这个中间,你等待的时间就不得了。
所以这个地方今现在说法,就是你应该要掌握时机──一个人掌握时机是很重要的,有这一层的意思。
所以我们希望把这个经文读出来,我们看佛陀很少讲时间相,佛陀讲大乘经典,几乎是超越时空的;但是讲《本经》的时候,佛陀特别把这个时间相、这个点讲出来──今现在说法,这是很特别的。那这就表示说,这个时间的掌控,对修净土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今生往生跟来生往生是不同的,因为你的来生充满了不确定!
那这个地方,我们把今现在这个现在二个字开出来。
好,我们回到经文。
这一段经文,身为发起序,一个有智慧的人,对这段经文就能够了解这一部经的一些纲要跟消息了,就是《阿弥陀经》事实上是讲二件事情:一个讲到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第二个讲正报庄严;一个讲安乐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7846.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