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三宝-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4 03:5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三宝-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三宝-忆念三宝远离怖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佛教三宝-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佛教三宝-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过去,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告知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子民:‘当你们赴战场中,如果心生恐怖畏惧,记得回头看我帝释天所树立的高广旌旗战幢,便不再有怖畏之心。假使没有忆念我的战幢,也应当忆念伊沙天王的旌旗,所有畏怯便自然地消除。如果没有忆念帝释天或伊沙天王的旌旗,应当忆想婆留那天王的幢幡,所有心中的恐怖就会自然灭除。”

“现在我也告诉诸位,假使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面临种种危难,心生怖畏而毛骨悚然之时,应当忆念如来身,并称念: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惊恐之心自然消除。”

“如果没有忆念如来,则当思惟佛法。佛所说法甚深微妙,一切智者皆依之学习,因为思惟佛法,能令所有惶恐之心烟消

佛教知识四圣法界

云散。”

“倘若没有忆念如来,也没有思惟佛法,此时当忆念贤圣僧众。跟随如来修行的贤圣僧众们,心性和善温顺,于诸法门皆得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证得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

佛教知识 英文怎么说的

、阿罗汉果等如来座下的贤圣僧众,皆受众人尊敬和侍奉,堪为世间福田。当遭逢厄难时,只要忆念如来贤圣僧众,一切的恐怖自然灭除。”

&ld

佛教基本知识题目及解答

quo;比丘们应当要知道,虽然释提桓因仍有淫、怒、痴等烦恼,三十三天的天兵天将们,只要忆念帝释天王就能够不再胆颤惊怖;何况如来已经断除贪瞋痴烦恼。因此,如果有比丘忆念如来时,心中一切忧怖随即消逝无踪。诸位比丘!应当念兹在兹佛法僧三宝,并依照佛陀的教导精进修习。” 当时,在座比丘们听闻佛陀的教诲,个个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一)》

省思:

古德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忆念三宝能除心中忧怖,是因为对三宝具足信心与肯定自己的佛性。进一步,透过外在的三宝

佛教基本知识图片大全集

启发本具的自性三宝。佛者觉也,能观的这念觉性,清楚明白而能作主,不被境界所转。法者正也,藉由思惟佛法真理,了达忧怖心念的生灭与虚妄;僧者净也,相信人人本具清净自性,不被忧怖之妄想所染。从理到事,落实修行,让这念心定慧等持,如是随顺觉性,日久功深,定能远离所有颠倒梦想,究竟证得不生不灭之涅槃圣境。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848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三宝-忆念三宝远离怖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三宝-忆念三宝远离怖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83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