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也有这样的大恶人,他妒嫉佛陀德高望重,要伤害佛陀,以下是佛陀的亲身经历: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有外道闻说佛陀发大菩提心,为了自他两利,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此外道心怀妒忌,特意来谤佛。‘佛默不对,骂止。’佛默然,不作声,不回答。有心骂人者,也要有个对手,才能继续下去,现在得不到响应,骂累了,无可奈何,唯有把嘴巴合拢起来,不再骂了。证明是非很多时以不辩为上策,这是一种最好的解决方法。待毁骂者平静下来。
佛‘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子代表人,指有人送礼物给对方,对方不收,这礼物是否应归还送礼者呢?‘对曰:归矣。&r
‘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犹如山谷之回音,有人在山上讲话,山谷即有响应,又像人之影子,总是跟着你跑。因果报应,随影随形,你造口业,结果自己遭殃,这是因果规律。佛在世时,提婆达多妒忌佛,曾用种种舆论、恶言毁骂,有一次知道佛陀要路过,把大石从山上推下来,想取佛陀命,结果是提婆达多堕地狱受苦,说明祸患都是自己招来的,所谓自食其果,自作自受。佛陀慈悲,为了去除灾祸之源头,盼望人人做事要谨慎,守护三业,不要做恶事,因为祸福皆由自己生,害人终害己。
叮咛语:
世人未有觉悟,一闻到有人骂我,就马上大动肝火,面红耳赤,大发雷霆,这就等如将人送的礼物,照单全收,甚至还加声感谢。佛陀慈悲,现身说法,作此‘被骂不答&rs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8728.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