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3 14: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入清凉境除热恼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佛教-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佛教-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身如同天时,四季亦历历分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的身体也依着节气而显示出四时的气象。伏天时节太阳离地球最近,气温节节攀升,蚊虫等也滋生不断,此时人的

佛教对待知识的态度

身心同样处于旺盛时期,最易心焦气躁,感受到异常炎热。

佛典中亦将内心烦恼尘垢与自然界中的炎热相勾连,形象地称之为“热恼&

正果佛教基本知识解读

rdquo;,而将那超脱尘俗达至彼岸的解脱境界称为“清凉境”,如《大般若经》云:

佛教知识量多少

“由菩提道令诸有情毕竟解脱生死众苦,证得常乐清凉涅磐。”

此种清凉无上之法门,加了中国文化的渲染,往往被简明扼要地表达为“心静自然凉”。这静心的法门,佛门之中随处可见,

十个佛教冷知识

《大乘起信论》云:“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不知万法皆因缘和合、无有自性,因此无明,贪爱生起,贪爱生起刹那,情绪也如影随形。这贪爱、情绪的生起自然就有了我们所谓的“热恼”之感,所以我们在形容暴躁情绪的宣泄时会说“发火”,就是这个道理了。

在此情绪当头,若是能收拢身、口、意的活动,念诵佛号,哪怕只是两、三称念,也都会于当下感受到入心清凉。而若是能做到平时生活中时时关注自心,或只是简单地不去攀缘、跟随心念,也都能够让自己当下望穿热恼,登时清凉,这正如《维摩诘经》所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877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入清凉境除热恼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入清凉境除热恼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61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