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所谓末法时期就是佛教教法衰微的时期。但是很多高僧大德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末法时期是人末法不末。佛法从佛陀时代流传下来,法脉清净,只是众生业力深重,不能秉持正见、正信,修持正法,故而难以证果。学佛修行必须得有人引导,而出家师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清净的法脉传承就在这些僧宝身上绵延不断。如果你有幸遇到一位开悟成就的师父,那么实在是非常幸运。如果遇到的是还未开悟,但是德行学识各方面都远超于你的师父,那么也依然非常值得你去恭敬依止。
未成就的师父身上会有一些不清净的表现,毕竟还未开悟,但是终将会圆满;开悟成就了的大德有时候为了调服教化弟子也会故意显现一些“不清净”的行为。作为缺乏智慧的凡夫弟子,在无法判断师父是否明心见性的情况下,到底该如何看待师父身上这些不清净、不圆满的显现呢?
有时在听师父开示的时候,听闻到一些“不如法”的说法,我们应该首先反问自己,这个我们认为的不如法,是真的不如法吗?还是跟自己的我执相冲突而认为其不如法呢?过去祖师讲经说法,都是随顺因缘,对机而说,现今仍然离不开这些善巧方便。有时候师父这么说很有可能是故意为之,就是刺激你一下,看你起何种心。禅宗中有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刑部的官员,回家途中参访法演禅师,问道:“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法演禅师是有道高僧,但解释问题时却用艳诗回答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此中事不知长官会得否?”如果我们今天的众生听到师父这么说法,肯定认为这个师父有问题,要去派出所举报,这就是没有会得其中的禅意。其实艳诗中未必没有真如在,同样是把菜刀,既能切菜也能杀人,你凭什么一口咬定菜刀就是凶器呢?
有时候请教师父问题,师父不肯回答,或者随便说一句什么,你就觉得这个师父不好,其实
真正好的求法根器应该像法远圆监禅师一样。当年法远圆监禅师一行八人去参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面就大
有一些弟子因为办事得力,可能经常会被师父交代去做一些事情,跟师父接触的比较多,天长日久,可能就会慢慢发现师父的一些行为显现“不如理如法”,这个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无论怎样的行为显现,这都是善巧方便的行为,都应当以清净心观待。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三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脱去僧装,换了便服,随意入诸酒馆,或去屠夫家,或当街与人闲谈,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曾有人问二祖:“师父,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结果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因为老不安分,后来被官府斩首于市井,结果其血如纯净奶汁,非是红色。官大惊,遂追谥其“圣人”名,厚葬。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大德的行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云:“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苾刍(比丘)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戒经)卷六说:“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在家信众)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信众)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此极重罪),不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
说比丘过恶(是非)的人,其罪业超过毁破“佛塔”和“佛像”的重罪。佛陀之所以这么规定,并非是袒护出家人,出家人犯戒、破戒僧团内部自有惩处的办法,但是如果在家人妄议出家人的过失,则会损毁三宝形象,让其他人对佛法失去敬信,从而断他人善根。这是非常严重的罪业。就如同世间法律应该由司法机关执行一样,如果私设公堂,那么也是触犯法律的。
很多大德看似“不清净”的显现未必真的不清净,比如济公吃了鱼,吐出鱼骨头,放进水里,鱼儿又活了,这“杀生”就是演给你看的。知道了这些,日后再遇到或真或假的不清净示现,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中佛陀告诉迦叶尊者说:“他罪实不实,终不而言说,设睹诸过犯,如同不见闻。”不管师父或是其他众生是真的有罪,还是方便示现,我们都不说,看到也假装没看到,也不去传播,这才是合格的佛子。
很多时候师父的方便说或方便行是不能马上就告诉你目的的,否则就起不到方便教化的作用了,就是要让你起疑情,然后被调服。有时候师父会为你戳破,有时候不给你戳破,就让你一直憋着,如果是上好的根器,那么真的就能憋得悟透本来。唐代香岩智闲禅师在除草时,见地上有瓦片,捡起来随手往后一抛,击中身后的竹子,发出一声脆响,香岩当下大悟。于是下拜:“师父大慈大悲,恩重于父母。如果当时就为我解释,哪会有今天之事呢?”越是好的根器,师父越是会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去打造你,正所谓响鼓得用重锤敲啊。所以万万不可对师父的方便善巧生种种邪见,否则就永远都不会体悟到香严智闲禅师的那种悟境了。
很多高僧大德,都是圆寂后,别人才知道其伟大,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如果一位师父能够在五浊恶世之中,坚持宣扬佛法,利益众生,那么不管其有没有不如法、不圆满的地方,都非常值得令人尊敬了。很多人选择师父的时候专挑名气大的选,其实名僧未必是高僧,默默无
佛在《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云:“诸佛所说,非我独造;行者得度,非神授与!”佛经不是释迦摩尼佛自己造的,是诸佛都如是说,这是觉悟者洞察的宇宙世间的规律。我们应当相信这些清净法流所彰显的诸法实相。佛法不会因为某个不圆满的人宣说而改变其功德和利益,就如同宝珠不会因为谁持有而影响其价值一样。佛法再殊胜,没有人宣扬,也无法发挥其作用。遇到一位能如理如法地宣扬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正法的师父,就赶快依止了吧。那些所谓的 “不清净”的显现未必是真的不清净,即便是真的不清净,那么也不影响你对正法的学习,毕竟天空中繁星再多也掩盖不了月亮的光芒啊!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一位具格的师父。因缘成熟的条件下,我们会遇到很多师父,在这些师父中我们应该尽量多观察,这个师父是不是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戒律清净,未违犯别解脱戒、内菩萨戒等;
第二,广文博学,通晓经、律、论三藏经典;
第三,具大慈悲心,对无边众生能够如母亲对独子般的慈爱;
第四,圆满四摄,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法摄受具善缘弟子;
第五,相续调柔,自身的烦恼和分别念微弱;
第六,愿心广大,为了众生能够发起广大慈悲誓愿;
第七,精进修持,自身学修精进,行持如法;
第八,具缘方便,能以各种善巧方便摄受调服弟子。我们在选择师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名僧未必是高僧,很多人选择师父的时候就挑名气大的选,其实很多时候,名气大未必有修证,默默无闻,没有名气的未必不是一位具德的好师父。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884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