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3 06: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文化-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文化-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佛教知识供灯

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者,由阿弥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庄严故。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

以所有乐事,多皆是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如嗜酒耽色,畋猎摴蒱等,何尝是乐。一班愚夫,耽著不捨,乐以忘疲,诚堪怜愍。即属真乐,亦难长久。如父母具存,兄弟无故,此事何能常恒。故乐境一过,悲心续起。则谓了无有乐,非过论也。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者,谓此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恒受生

中论在佛教知识中的意义

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世间何事,能得久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然,何况人事。

乐境甫现,苦境即临。当乐境坏灭之时,其苦有不堪言者,故名乐为坏苦也。行苦者,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而其性迁流,何能常住,故名之为行苦也。举此三苦,无苦不摄。八苦之义,书中备述。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

图文佛教百科知识大全下载

生。若知彼界之乐,则欣求极乐之念,必勃然而起。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

《初机净业指

书法佛教知识内容怎么写

南》序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yinguangdashi/1892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4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