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僧团出家的弟子在夏三月雨季的时候,不去托钵。由于下雨不方便,由于天气热,虫蚁多,为了爱护生命,为了给比丘们创造更好的修学条件,佛就制定夏三月大家安居。
安居就是稳定地在一个地方共同修学,同时来呼吁社会上的信众护法,在这段时间跟僧众修供养护持,修福报,出家人以此来专修戒定慧。所以这两个方面的功德在七月十五这一天算是告一个段落。
佛看到这两个方面都非常地突出,为此就欢喜,所以这一天就叫佛欢喜日。这一天我们要来上盂兰盆供,来超度——目连尊者发起的,为我们每一个人历劫的已故的父母冤亲,同时也为我们每一个人现世的父母、亲友祈福。这是佛教两千五百年的遗教,当然也是我们中国人汉族地区的风俗——七月十五都来缅怀先人,来扫墓,来追思先人。所以佛教也讲“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此语出自《梵网经》)
佛教是非常注重孝道的,有人误认为出家人舍弃父母,自己修行,不能尽孝,这是从浅层面的理解。其实佛教所讲的孝,是所谓的大孝。我们的父母、亲友,固然说需要稳定幸福自然的生活,但是一般的幸福稳定吉祥的生活背
俗语说:“逃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说的就是三界皆苦,犹如火宅。我们人是苦乐参半,天人是乐多苦少。天人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称为三界,无论是哪一界,都如火宅,都有烦恼,都有生死。
《梁皇宝忏》里面讲不逢&l
长寿天的寿命再长也是有限度的,寿命结束,天人的五衰现前,往往也是要六道轮回。所以只追求福
我们通过报恩法会的活动,使每一个人都来体会佛法的伟大,佛法的真实,也以此报恩的心愿,希望我们现世的父母亲友能够有机缘来接触到佛法,也希望我们累世的父母、历劫的宗亲,通过佛法的加持力,通过佛菩萨的愿力,通过佛的经咒名号这些加持,都能得生善处,听闻佛法,如法修行,证菩提果,成正觉。
我想这是我们修行的落实,也是我们修行的目标,以此来给大家分享,也祝愿大家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894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