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寂灭性中随饮啄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3 02: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寂灭性中随饮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寂灭性中随饮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寂灭性中随饮啄

佛教-寂灭性中随饮啄
佛教-寂灭性中随饮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是“地水火风”,在这里,代表我们的身体。莫把捉,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修行人,搬胳膊弄腿、挤眉弄眼,在身体上下的功夫很多,那么在一个禅者来看,这120斤没有什么值得去搬弄来搬弄去的,你应该很潇洒、很自如地去面对它。再说一句话,就是擒贼擒王,打蛇打七寸,王是什么?七寸在哪里?是我们的心性。

下面他就直接告诉我们,“寂灭性中随饮啄”,寂灭性是什么呢?就是佛性,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静、不增不减。如果你明了了佛性,随饮啄,吃饭、穿衣、举手投足,扬眉眴目,无不自在。如果你的心功不够,在心上没有发

佛教知识欲望有多强

明,而把自己的嘴我不能说,耳朵我不要听,眼睛我不要看,我的腿非要盘起来,我的手不要动,认为那就是修行,实际上在这个禅者来看,本末倒置了。

《证道歌》的末尾,“但求本,莫求末”,也说的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不要本末倒置了,我们稍微有点悟性,我们都会明白他想告诉我们一句话,就是解放自性。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光明、无量的智慧都你在的自性当中,本自具足,这不是永嘉大师说的,这是佛说的,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说得明明白白,那么这里头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相信,身外有佛,不相信自性是佛。第二个,我们不自信。因此在中国,就出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求佛拜佛的人很多,真正想成佛的人很少,首先是众生,自性不自认,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诸行无常一切空”,诸行无常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这是三法印。我们一般来说,会在这里有些误解。很多佛教徒见了面以后,说人生是苦,好像说的是很对,其实你们大家要特别注意,为什么会苦?苦的根本原因,苦是一种感受,苦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世界万物皆无常,无常就是变化、坏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最坚硬的金刚石它也会坏灭,世间哪

峨眉山佛教基本知识图片

儿有不坏灭的东西呢?因此,苦是人的一种感受,苦的根源是无常。

一切空,万法皆空,有的人说,那佛法不空啊?我刚才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不需要谈经说妙,佛法就是药,我们从三皈、五戒、四摄、六度、十二因缘、八正道,哪一款佛法不是对症的药呢?你没有信仰,生命像一个漂浮在空中的钢球,没有目标,所谓信仰就是在这个钢球上加一个轴,上它朝着一个方向运转,这就是信仰。为什么讲这个八正道呢?是因为你走邪道才讲这个八正道,为什么大谈这个智慧呢?是因为你愚痴。佛菩萨如果集聚一堂

佛教知识怎么学的多

坐在一起绝对不会讲智慧,因为各个佛菩萨都是无量光明、无量智慧,他到哪里去讲智慧呢?六祖惠能在《坛经》当中说:慧者为愚者说法。当然这不带有一种贬义,只是一种描

佛教有哪些重要知识点图解

述,先觉觉后觉,仅此而已。

“即是如来大圆觉”,一般来说,我们在谈佛法的时候,都谈得很高很妙,其实,这个永嘉大师在这里说,如果你能够感悟到一切都是无常,是苦空的,那么这本身就是佛要讲的这个真理。就是如来的大圆觉。只是从自性上来说,我们讲的这个佛性你要大胆地说一句、想一句:“佛性也是无”。如果你把佛性看成了一个种子,看成一个不变的东西,这一定有是问题的,佛性也是无性,是空空寂寂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899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寂灭性中随饮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寂灭性中随饮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42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