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地理-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被一个刁民设计而错判一个盗葬墓地案件。事后发现真相,朱熹非常懊恼后悔,乃焚香
不料事后在一夕之间,天降大雨,雨水如注,该刁民所侵占的“绝佳”风水地,旋即
由此可知福地唯有福人才能享用,无德之人虽然费尽心机,巧取豪夺,而一时占有,但也绝对无法由此获益。因此“地理”不如“人理”,“人理”不如“天理”,“天理”不如“人心”。因此“人心”还是最重要。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9099.html
以上是关于地理-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地理-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