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打坐-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
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
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如南岳怀让禅师问:“譬如牛拉车,车子不走,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打车子没有用。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当然不能否认打坐是初学参禅的人应有的必经过程。
真正的参禅,也重在作务,重在生活。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无非是道。”因此,真正的禅是甚么?搬柴运水是禅,腰石舂米是禅,犁田锄草是禅,早耕晚课是禅,忍耐慈悲是禅,劳苦牺牲是禅,方便灵巧是禅,棒喝教化是禅。禅,是人间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禅,是智能,是幽默,是真心,是吾人的本来面目,是人类共有的宝藏。有了禅以后,我们在世间上没有恐惧,即使面对生死,也不畏惧。有了禅,心中就有了定,就有了力量。
佛陀曾说:“坐禅能得现法乐住。”所谓现法乐就是禅定之乐,这是一种从寂静心中所产生的美妙快乐,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勤于禅坐的人,可得此禅悦之乐。
因此,虽然禅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不过,如果我们想体验禅悦的妙味,应该实地去打坐。依《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关于调身方面,“毗卢七支坐法”是坐禅调身的最佳姿势,分为七个要点:
端坐盘腿,跏趺而坐;
背脊竖直,不可靠壁;
安手结印,置于膝上;
头面要正,颈靠衣领;
双肩应平,轻松自然;
敛目平视,观照自心;
嘴唇抿合,舌抵上颚。
打坐经验久的人,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塚间,都能够安然入定;但是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吵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室内的灯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
除了环境之外,饮食、衣着也要注意。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好打坐,因为此时血液都集中于肠胃,此时打坐,既不合乎生理卫生,而且容易昏沈。饮食不可过饱,也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穿着以宽松、舒适、柔软的衣服为宜,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如手表、眼镜等,皆须松开,以免妨碍血液循环。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沈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其它坐禅应注意的事项,例如:
1、坐时:双手先将衣服稍稍撩起,名曰“提半把”,以免衣服紧迫颈部,造成不适。
2、静坐时尽量避免在冷气口或电
3、静坐的地方以干燥木板或榻榻米为宜,但仍需敷陈厚软适度的坐垫。
4、坐垫随个人身体需求而异,以能坐得竖直平稳,不阻塞气脉为妥当。
5、初学静坐者,一定要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以防偏差。
6、初学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宜。
禅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打坐的禅堂,
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xingyunfashi/19136.html
以上是关于打坐-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打坐-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