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近诵、力生。其义
对女性和尚的称呼与男性和尚相同,只在前冠一“尼”称作尼和尚以表女性。现在有称尼僧、尼和尚为尼姑。依据律制,和尚之尊称原本限于僧,到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图澄来洛阳,深受石勒、石虎敬重,号曰大和尚,这是国王公卿称僧人为和尚之始。唐代有鉴真大和尚、不空大和尚的尊称,是指传戒和传法和尚。汉地佛教丛林(僧团)里的职称有严格规定,全寺僧人称这个大僧团的住持一人为和尚,其
和尚任期已满,则称退居和尚,俗称老和尚。由于佛教在中国历史悠久,和尚一词深入民间,一般俗人不知佛教内部的称呼,凡见僧人都一律称作和尚,按其年龄大小称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有些乡村地方知其俗姓者,甚至冠以俗姓称某和尚等,这是极不妥当的。
而法师是指精通佛教教义,又能如法修行,并善于为他人演说教法的僧尼。比如精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三藏法师。就广义讲,佛在世时,许
如《法华经·法师品》说: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共五种法师。《辩中边论》说十种法师。法师又是菩萨的 异名,如《瑜伽师地论》和《大乘庄严经论》说:法师(说法者)即菩萨十六种异名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一般只对出家僧人尊称为法师。道教受了佛教的影响,道士善于苻箓祈禳诸法术者,亦称为法师,如《唐六典》:“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zhishi/1916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