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了,我现在豆种得很多,瓜会不会变成豆?不会!瓜还是结瓜,豆还是结豆。这就说明功过不能抵销。决不
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善恶业因绝对不能抵销,但是“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所以佛讲“缘生”。我的恶因很多,我不想结恶的果报,我就把恶的缘断掉。
譬如种瓜,我不想让它结瓜,我把瓜的种子放在茶杯里面盖起来,它没有土壤、空气、水分,经过一百年,它也不会结瓜,这是缘没有了。如果你把瓜种在肥沃的土地,它有水分、肥料、日光的缘,它一定生长得很好。所以,我们要想善成就,一定要修善缘;要想断恶,将恶缘断除,恶的种子就不会结果。
未信佛前所造的罪业,及信佛之后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这应该从三方面谈起:
一、未信佛之前所造的过失,必定恶因已种下八识田中,将后随机缘成熟,必感召恶果,造作何因,将得何果!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若信佛学佛之后,善根大展流露,懂得广造一切善因,亦将感召一切善果,这话如何说呢?因为种善因必得善报故。依因果律而言,因果(梵语hetu-phala)是有规律的,不会脱离轨道的,因果是平等的,迟早总会受报的,甚至不会错乱的,因果受报轻重丝毫不差的。
因果之存在,不论有信佛无信佛,因果总是存在的,若有人深信因果,因果之存在,不是因信因果之后,因果才开始有;更不是不信因果,
是故:佛陀告诉弟子说:因果的存在与不存在,不是信有因果就有因果,信无因果就没有因果的,不是强辩来肯定的,因果不是佛陀的产物与申请专利品,因果是来自每个人心目中的造作,有造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造作则无因果,如是正见,是名因果之义,因果不离心,心不离因果,因果由
二、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若以定业不定业,轻业与重业而言,就有差别了;若轻业或不定业,所造的恶因不很强烈,又能加上自己努力精进用功,广造诸善,大行布施、爱语、同事、利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是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恶因久而无因缘促成,必得干枯焦芽,因而不复造成恶果。
譬如一颗种子置于无水分及泥土的石头上,久而久之,被太阳晒干水分,又无泥土滋润,必将枯死无疑,轻业与不定业亦复如是。 若造下重业与定业,因果则另当别论了,重业与定业在八识田中,已构成明显的因果条
三、化业力为愿力,以愿力净化业力:如果修行者的愿力坚强,能勇猛精进,往往可以将业力转为愿力的,这要看行者的智慧与悲愿的造化来决定,这话如何说呢?因为,有业力则无愿力,有愿力则无业力,业力与愿力不能同时存在;修行者就是将愿力抖擞图强起来,将业力加以净化而已!
若业力不能净化,不能清净圆满,那么,凡夫修行就休想成佛了,既然修行可以成佛,业力就可以转化为愿力了,何以故?因为佛是由凡夫而得成就的,佛可以成佛,我们亦可以成佛,成佛是人人平等的,我们欲得成佛,必将业力净化为愿力,依愿力而净化业力。
念佛者实为恶因之减损缘,能将恶种子蚀腐,故曰消灭,理非矛盾。更应知此是以缘转变其成分,决不是善恶抵销也。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920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