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法-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2 13: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法-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问:《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成刚法师答: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体性空寂,法法皆实相。如果是佛法,我们妄想执着它,那么举体都是妄想,就不是佛法,而是众生法了;众生法,我们不妄想执着它,心无所住著,那么一切法都是佛法。我们就于一切事物上得解脱。就是这个意思。一切法都是佛法,法法皆如嘛。

僧肇大师有这么一句话:"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就是因为我们攀缘、妄想、执着这一切事物,所以被这一切事物所系缚,所逼迫,所障碍;如果我们在这一切事物上都不建立虚妄心行,那么我们就于一切事物上面得解脱。一切法皆是佛法。无心于伏物,我们要想降伏这种事物,就得在这种事物上不建立虚妄心行,这就叫"无心于伏物",如果我们在这种事物上不攀缘、妄想、执着,不建立虚妄心行,那么这种事物就被我们彻底降伏了。不是起心去降伏,在这个上面起心,反而被它所系缚。僧肇大师说的这句话就是般若实相的道理。般若是智慧。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物就是一切事物。

正因为我们攀缘这种

佛教小知识图片大全

事物,妄想执着这种事物,认物为己,心被境牵,所以才有好的感觉、不好的感觉。我们去攀缘、妄想、执着这种事物,反过

佛教音乐中的天地知识

来这种事物就逼迫我们,障碍我们,系缚我们。说个通俗的例子,比如说这种事物,我们把它忘了,三年之内没想起它,在这种事物上无心,那么在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就不会受它的逼迫、系缚和障碍,就于这种事物上面得解脱。你比方说,我们故去的亲人,十年没攀缘,没想起来,那么我们就不会悲伤、忧愁、痛苦,可是一想起来,一攀缘,一妄想执着,我故去的亲人如何如何,马上唆发了妄情,就悲

古代佛教知识大全集图片

伤、痛苦,甚至流泪,这不被这种事物所系缚和障碍吗?

这是亲人,仇人也是这样,一想起我们的怨家、仇人,格外嗔恨、烦恼,要骂,要打,要杀,互相危害。这叫怨憎会苦。因为我们攀缘了这种事物,所以不能清净本然。因为我们这个心每天攀缘这种事物,攀缘那种事物,妄想执着这种事物、那种事物,所以纷烦之事扰乱心神,不得安宁,就是烦恼。我们把身心放下,一心念阿弥陀佛,就清净本然。或者把身心放下,一心修禅定,什么也不攀缘,这个粗重的心歇下来了,微细的心歇下来了,最后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连自我的身心都了不可得,就是因为心灭则法灭。我们心念一起了,一攀缘这个身心,感觉这个沉重的赘累、粗重的身心就是一块障碍,苦得不得了。一动这疼,一动那疼,所以种种逼迫,性常逼迫。心生法生,心念若彻底歇灭了,身心都了不可得,不是把它灭掉,就是现在目前如果我们用功相应了,能够把心歇下来修禅定,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历历明明,所以能够身心愉悦,智慧增长。

因为这个心是罪恶的体、生死的体、苦的体,它一生起来,整个身心就躁动不安。性常逼迫,妄心妄身它的体性就是常恒地自我逼迫。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没有天灾人祸、刀兵寒冷,没有外苦逼迫,可是也感到苦,这就说身心它是个苦果,性常逼迫,身心在不停地生灭,身心器质在不停地变化,这是苦。另外四大地、水、火、风色身六根往衰老、死亡、坏烂的方向变化,这

了解一些佛教知识道教很少

个变化过程就是苦,行苦。但是心为根本,心是主宰。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926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法-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1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