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2 07: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站在那个“空”的角度来忏悔。

师父:是,这样会比较好。

问:我的问题是说,既然这个罪性是空的,为什么我们要来忏悔。

师父答:我知道你意思。罪性是空,但是罪相它是有缘起的。我们一件事情有体跟相,对不对?它有缘起,所以性空有缘起。就是说,当我们把业力本身回到原点的时候,我们本来是没有罪业,这个很重要,那是因为一念的妄动。

当然无始的一念妄动,蕅益大师说就是你当下这个妄动,因为你这个一念的妄心去攀缘一个五欲的妄境,所以才有业力。你妄心攀缘妄境,造下一个虚妄的业力,创造了虚妄的生死轮回。

虚妄不是没有,诸位!虚妄只是说它是变化的。当佛法里面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不是没有的意思,虚妄的意思就是说它会变化,它不是经常这样子的。什么是真实呢?就是它永远这样子的,叫真实。

那么业性本空,业果不失,这两个不冲突。但是你必须站在业性本空的角度来面对业果不失,这对你是最有利的心态。你必须要站在空的角度来面

佛教与道教入门知识点

对缘

佛教知识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起,站在无住的角度来生心,站在空的角度来面对有。这个是佛陀告诉我们的,这种思考模式对你的业力的反转最快。你站在什么角度影响到你的忏悔的成败,就是你的理观。

比方说你现在生病,假设我胃病,你认为胃病是治不好,你认为它是真实不能改变,你果然治不好,因为你的执着很厉害。诸位!你不要小看你的心灵力量。你一直认为你有胃病,吃什么药你也很难治好。你要告诉自

佛教基础知识试卷

己你本来没有胃病,你是后来才有胃病的,你本来是健康,这个时候你观察这个胃病是因缘生,如梦如幻,所以你吃药你就容易把它治好。

这个就是这样子,站在你本来没有病的角度去治病。现在医学也承认你心灵的力量会影响到你身体的变化。所以你看现在讲身心灵,对不对?为什么多一个灵?说你心态老是觉得你有病,再好的医生也治不好你的病,因为你坚固地执着它。诸位你还记得吗?你本来没有病,你出生的时候本来没有病,你是后来才有病的,所以可以治好。

我们是本来清净,所以我们才有可能把所有的问题处理掉,才会成佛,就这个道理。站在本来没有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这个对你是最有利的。你先相信这个道,这是佛陀说的。这叫理观,观察业性本空,你的罪业会消除得比别人快。因为你慢慢松脱了,把这个业力的执取放掉了,然后你该忏悔还得忏悔。

理观不能障碍事修。不是说你观察业性本空,就不忏悔了。你照样忏悔,该起惭愧心照样起惭愧心,因为你有如梦如幻的罪业,你有如梦如幻的生死轮

美国佛教入门知识书籍推荐

回,有如梦如幻的三恶道在等你,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三恶道的确是有痛苦的作用,这不能否定。所以性空不障碍缘起,缘起也不要障碍性空,这样子最好。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938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0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