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持戒」与「修善」的差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发愿,有这种清净愿力的摄持,心中能够放弃恶求,放弃对五欲果报的追求,因地能够“清净行绝”,在果地上就能够成就五乘的功德,乃至于成就佛果。这是说明“持戒”跟“修善”的差别。
在《大智度论》〈持戒品〉中,龙树菩萨说过一个有关持戒的故事:
佛世的时候,当时在憍萨罗国有一个大商主,有大福报力,带领很多商人到大海寻宝,得到很多珍宝,他就把珍宝敬献给波斯匿王。波斯匿王得到这些珍宝,内心非常欢喜,就
当他看到茉莉夫人现前时,身相庄严、光明巍巍大威德,心中的瞋心就消灭了,并对她起恭敬心,说:“夫人啊,你今天是修何法门,有此威德,光明巍巍,身相光明?”茉莉夫人回答说:“我没有修什么法门。今天是六斋日,我奉持佛陀的八关斋戒。”这时候,波斯匿王对持戒就生起欢喜心和恭敬心,说:“为什么你持戒有这么大的功德?”茉莉夫人说:“这个问题不是我所能回答的,应该去请教佛陀。”
于是波斯匿王就领着茉莉夫人去晋见佛陀,如是报告:“茉莉夫
你今天以珍宝布施佛陀,第一个,心中没有清净业力的引导;第二个,你的所缘境只是十方诸佛当中其中的一尊佛。而我们持戒是遍缘法界,第一个“愿力清净”,第二个“愿力广大”。因地广大,福报就广大!这一点,我们应该要把“持戒”与“修善”的差异,作一个拣别。这是我们在学习戒法之前的基本观念。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9384.html
以上是关于「持戒」与「修善」的差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持戒」与「修善」的差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