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国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大菩萨各有所长,普贤菩萨的愿力和行力都非常圆满,他的愿力有十大愿王,在佛教里,这是没有穷尽的愿力。
第一愿:礼敬诸佛,礼就是顶
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普贤菩萨行愿品》读得背得出,能依照《普贤行愿品》上所说的道理真正去做,那才真正算是佛的弟子,称得上一个学佛人。所以我们要学普贤菩萨所发这个愿力──礼敬诸佛。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就是说这一天已经过去了,我们生命的力量就减少一天,生命的时间减少一天。“如少水鱼”,鱼以水为牠的生命。有水鱼就有命;水若干了,鱼就会死了。各位想一想,鱼在水里,水渐渐没有了,那鱼还会活着吗?
因为这个,故说:“大众!当勤精进”,一切众生应该要赶快修行用功,不要把光阴都空过了,不要再等了。应该时时刻刻把“死”字挂到眉梢上,不要在这世界贪玩耍了。“如救头然”,要把
“但念无常”,你应当天天不忘记无常鬼不知什么时候来请客。“慎勿放逸”,你不要那么图安逸、图假的快乐,打淫欲的妄想,打吃的妄想,打贪的妄想,打争的妄想,打杀的妄想,打偷盗的妄想,打饮酒的妄想。为什么你打这么多妄想?就因为你把“死”字忘了,你不觉得将来会死。所以在生时,糊里糊涂活着,等到老时,又糊里糊涂死了;死的时候,你的爱情跑到什么地方?你的爱也找不着了,你的情也看不见了;你的贪吃,也吃不下去了;你的贪玩,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不要懈怠,不要放逸,要认真、脚踏实地去修行。这是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的原因,因为他知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未了;他虽然觉悟,他也不忍看你我现在一切众生这么沉迷不悟,醉生梦死,所以他间接地要我们觉悟,要我们也赶快发修道的心,所以不要懒惰,不要躲懒偷安了,不要把光阴都空过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950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