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
故君子必慎为善。
“行善不以名”,一个真正做好事的人,不是为了求名,为了别人表扬、宣传才去做好事,这不是好事,因为这是有目的的。我每年都接到要我推荐好人好事的文件,要我推荐几位,我问同学你们要不要,都说不要。我说我也不想推荐,也不晓得哪个好,哪个坏,我看我也不错,不过我自己不好意思推荐,我说算了吧!这本是一个好事,假设一提倡,变成惯例以后,有人专走这个路子,那就失去意义了。
“行善”,这个“善”字不一定只包括善事啊,做任何好的事都是行善。“不以名”,真正的行善,虽然你目的不在求名,“而名从之”。事实上很怪,你越不求名,那个名自然而然会跟着来,那是真的。不过,你们年轻人不大信,当然,
行善是第一步哦,第二步名就来了。名来了以后第三步怎么样?天下事都会变的,“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在这里这个“期”是期望,就是现在讲的
“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有名有利了以后,就有人来争了。任何一件事,就算玩宗教也好,你盖一个教堂、庙子,别人也会盖一个教堂、庙子,你有徒众,他也有徒众。你说你的一派好,他说他的一派高,世界上的人最后还是争。所以人在争,万物都在争,生命以争斗而活,就那么可怜,莫名其妙。
有了名利就自然有人来争,做公务员也好,教书也好,到处碰到排挤,大
最近这几个月很多负责人跟我谈公司情况,我说不要悲哀了,全世界都一样,现在年轻人难用啊,进来以后各种毛病不说,学了三个月,他学会了,也想去开一家了;如果老板生意做不好,他出去讲这个老板不会做生意。反正都不对,这就叫做人,人就是那么一个动物。
因此道家杨朱哲学的结论--“故君子必慎为善”,在做人做事、讲一句话时,应该非常谨慎才好。其中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多去研究,多去想想,当你碰到事情的时候,你慢慢就会有所启发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973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