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如何才是开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1 08: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如何才是开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何才是开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才是开悟

佛教-如何才是开悟
佛教-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

中国佛教基础知识普贤菩萨

案:

禅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云:“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样子的安心之法,把身体坐直,轻轻靠著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著放松。

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能否不想?不想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是不是还有一个“心”呢?没有了心,就成了死人;若还有心,便是妄念。

无心不是死亡,有心不妄念,不生亦不灭,才是安心。如果大家全都同慧可一样,觅取不宁的妄想的心不可得,就全部开悟了。尽管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人人都可能从分别执著的不宁心,逐渐到达没有分别执著的无心。

二、心无所住便开悟

中国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祖师,是第六祖惠能大师,他是听到《金刚经》里的一句话,豁然开悟的。这句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虽然

佛教铙钹知识

“心”已经没有了分别和执著,但仍有其随缘度化的作用,惠能大师就是了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道理。

万法不离清净的自性,未悟时以万法为烦恼的渊薮,悟后则以万法为行道的工具。

三、心无所求便开悟

有一则公案是:

大珠慧海禅师求见马祖道一时,马祖问他:“从何处来?”答说:“越州大云寺来。”

“来做什么?”“来求佛法。”

马祖说:“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

藏传佛教唐卡知识大全

rdquo;慧海作礼又问:“哪个是慧海自家宝藏?”

马祖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

四、不污染即开悟

南岳怀让参六祖经八载,忽然有悟,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问:“还假修证否?”

曰:“修证则不无,污染则不得。”祖曰:祇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

在禅门中,类似的公案很多,有的须经过长期的苦修,老是不得力,却往往在不经意的刹那,因为听到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或是见到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动作突然开悟了。所以,击竹、渡水、看花,都可以开悟,闻雷鸣、受喝斥,乃至闻青蛙入水声,都可以悟道。

古代有一个灵云禅师,是见到桃花怒放而开悟的,另有一位禅师是在扫地之际,听到飞石击竿音悟道。至于我的师祖虚云老和尚则是在接热开水之际,因茶杯摔落地而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也有一位禅师经过多年的修行还没有见性,一天清晨,在起床的时候,不小心让鼻头撞到了门框,因为突如

地理佛教知识大全图片

其来的剧痛,使他不觉失声大叫说:“哇!原来鼻子是向下长的!”当下,他开悟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987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何才是开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何才是开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70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