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息心贞信之士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1 01: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息心贞信之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息心贞信之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息心贞信之士

佛教-息心贞信之士
佛教-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缘了,因为那都是梦幻泡影的、轮回的内容。这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往生净土是为了作佛,作佛是为了度众生。

《佛说无量寿经》中说“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这是说往生之“易”。但《阿弥陀经》又说“难”,难在哪里?在信心很难生起。这菩提就包含着“信”。“贞”就是至诚心,“贞信”,即是真正的信心。信心产生不容易,它属于般若智慧的范畴,叫信慧。

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的一百二十三位高贤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息心贞信之士。比如张野、张诠虽然在耕地,但他们其实很有文化,很有学问。

从东林寺祖师殿十八高贤的石刻中可以看到,张诠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经卷。因为他的学问很大,所以朝廷屡次征他做官,他都不去,就在这里种点地,主要目的是要研习经卷,来滋养自己的法身慧命。

这就是息心贞信之士,并不是普通的乡野之人。在山里有隐士,也有一般的农夫。

怎么辨别隐士和农夫的差异?“士”,就是有福德有智慧,可以在外面享很高的地位,但是他却放弃了,退隐了,而要完善自己更高的人格和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们不是一般的农人——我很无奈,只有在

佛教传播的有关法律知识

山里砍点柴,在水里捕点鱼,否则生存都有问题。这是有

佛教知识图文并茂大全图片

差别的,所以他们叫“士”。能称为“士”

佛教知识图片简约高清图

的就是有文化、有学问的人。

那个时代高贤们的精神境界、心路历程都不是现代人的常

中国旅游佛教知识问答

识、经验范围内的事情。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002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息心贞信之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息心贞信之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58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