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几乎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是慈悲祥和,这是表示佛教重视和平。可以说每一位菩萨都是青年,都非常清净、纯洁,具备一颗慈悲的心。
青年在佛教里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智慧具足,充满热诚,勇猛精进,是现代青年的楷模。今从经典里的童男童女中,列举数位,逐一介绍如下:
一、善财童子
说到童男,最先令人想到的是‘善财童子’。庄严圣洁的观世音菩萨圣像的两旁,站立的就是善财和龙女。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的儿子,长得健康、活泼、真诚、聪明。出生的那一天,家中珍宝财富源源不断而来,所以取名为‘善财’。他受文殊菩萨的指导,到南方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折伏我慢的心理,远离恶友的交往,聚集修行的善缘,以善知识作为模范。善财童子最先到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接着
二、耶舍
耶舍是佛陀成道后,在缚啰迦河的沿岸,第一个遇到的青年童子。他告诉佛陀说,他是迦尸尸城的耶舍,厌弃世间的欲乐和醇酒美食的场合,希望拥有一个清净的生活。佛陀欢喜的赞叹: “耶舍!你很有善根,你想要舍弃的东西,确实是烦恼的根源;你想到达的希望,我能满足你。”耶舍听到佛陀的法音,感动得流下眼泪,要求佛陀准许他出家。佛陀悲悯地告诉耶舍:“你要跟随我学道,必须得到父母的允准。”
当时,耶舍得父亲俱梨迦长者,正惊慌地找寻爱子耶舍得下落,佛陀为俱梨迦长者讲说证悟的道理,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及无明烦恼的可怕。俱梨迦长者听闻后大受感动,而允许其子跟随佛陀学习。此后,佛陀的僧团即相继有青少年的参与。
三、罗睺罗
罗睺罗是佛陀未出家前,与耶输陀罗所生的独生子。在他十多岁时,即跟随佛陀出家修道。这是僧团中幼童出家的首例,因此,佛陀特别订定沙弥的制度,要罗睺罗礼拜舍利弗尊者为师。
幼年的罗睺罗,不惯于僧团的生活,但是
此外,自在主童子、遍友童子、善知众艺童子、德生童子、月光童子、金色童子、睒子童子、光明童子、聚沙童子等,都是佛教中有为的青少年。
四、妙慧童女
在《大宝积经》中,记载一位具深妙智慧,发坚固愿的童女——妙慧。她是摩揭陀国王舍城中地方士绅之女。佛陀在耆阇崛山讲经的法会中,年龄才八岁的她就常常在座。
妙慧童女,面貌秀丽,行动举止端庄温和。一次,佛陀说法时,她从容不迫地走到佛前,右绕三匝,顶礼三拜,并向佛陀提出十大问题,震惊全座,即:如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如何才能获得大富大贵?如何才能免除眷属不和及多病死亡?如何才能像佛陀一样端坐大宝莲花?如何才能游诸国土,礼敬诸佛?如何能够没有冤家对头?如何讲话才能令人生信?如何修持佛法才能免除障碍?如何才能降伏烦恼魔障?如何才能见佛闻法?
妙慧童女以八岁之龄,即具大无畏的勇气和长者般的耆德,难怪文殊菩萨也要向他赞礼。
五、妙贤
妙贤是一位美丽又具贤德的少
六、散华天女
《维摩经》记载,维摩居士示疾时,诸大罗汉和大菩萨前往探病。在维摩居士穿来走去的侍者群中,有位年轻貌美的少女。舍利弗对此大为不悦,认为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庄严。因而对这位少女生起轻慢之心。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思,即从空中散出缤纷的花朵,那花朵落在菩萨身上,即时坠地;落在舍利弗等罗汉身上,却沾黏不去。正当舍利弗尴尬之时,天女即对舍利弗说道:“尊者舍利弗!你为何要把花朵去除?”舍利弗忍耐着回答说:“这些花朵落在身上,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天女微笑说道:“尊者!你不可说此花不如法,花是没有分别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别!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别,就是不如法!”年少的天女一语,竟然使得大阿罗汉哑口无言。
除此之外,在佛经里尚有月上童女、慈行童女、有德女、有德童女,以及《法华经》中的八岁龙女转女成佛。可见少年女性的智慧也可以和大德菩萨平等,无有尊卑高下。
众生本具清净智慧德相,在佛教里,是不可以男、女相分别道德高低,也不可用年龄大小衡量智慧的有无。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018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