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0 15: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文化-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文化-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奇妙之法可以离开五浊恶世?如此一来,就对念佛一法信不及,也就不会把念佛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于是便在这个三界火宅中贪染五欲,被邪知邪见所笼罩,还时常去争论法门的高低,戏论纷然。因此,唯有深知五浊恶世靠其他法门甚难出离,唯有靠念

佛教知识点图片

佛方能度

知识分子为何喜爱佛教禅宗

脱,才能够死尽偷心。

死尽偷心,就是死尽“还可能有比净土法门更好的法门”这个偷心,从而才能够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视作至宝,宝此一行。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要说“在这里成佛难,为众生说净土

佛教基础入门知识书籍

法门难——是为甚难”这两种难,是深刻地嘱托我们要深知五浊难以出离,非念佛必不能度。佛是向我们传达这么一个理念。

如果我们信解、领纳这个理念,那自然就能升华出并确然不拔地建立一个目标:要“当生”往生净土。并将此作为我们修行的唯一目标,不再去打其他的妄想。

“当生”,就是不要再去求来生,比如来生还要在这个世间行菩萨道,要生生世世地积功累德,最后在这里成佛;或者下辈子童真出家,一闻千悟,转大法轮;或者下辈子作大

佛教知识一百道题答案解析

国王来护持正法等等。

不要去发这些与净土法门不相应、与释迦牟尼佛的派遣和阿弥陀佛的摄受都不相应的愿,两土世尊就是让我们“当生”往生的——不隔异生。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021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41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