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弘一大师
以和气迎人
与人交往时态度温和柔顺,一片慈悲,真诚关怀,就能化解一切的不和、误会、冲突、矛盾。
《增广贤文》里有“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
由于能保持平和的心境和静穆的心态,所以我们才能以公正平等的心去体贴万物,而不抱偏见;才能保持正常的判断能力,而不为物欲所障目窒心。心和则气
以正气接物
面对天地万物正气凛然,丝毫不存邪思杂念,妖风邪气也会退避。
人弃常则妖兴,邪气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念行为感应来的,心术不正、背弃伦理道德,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鬼神都会瞧不起,才敢捉弄,以致出现各种反常的现象,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心反常了。
所以,想要消灾免难,首先要端正我们自己的心行。
以浩气临事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ldq
处理事情时,心胸浩然开阔、正大刚直,没有成见、没有分别,公正平等,不被私欲蒙蔽诱惑,一切的疑虑、猜忌、畏惧自然就可以消除。因为存在利害冲突,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处理事情就有所顾忌,互相猜疑。或者因为见解分歧,就会排斥和自己看法不同的人,于是造成互相
以静气养身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沉重,家庭、感情等各方面问题烦杂,多数都有失眠的经验,其实这些问题无非是欲望太多造成的。
学习放下,减少对欲望的追求贪恋,降伏妄念,保持心地清净安宁,不但养心,也是保养身体、减少疾病的最好方法。心境安稳,没有牵挂,没有忧虑,随处都可以安然入睡。临睡前或静坐,或者听一些古典音乐,都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放下杂念,轻松入眠。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034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