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0 01: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佛教-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佛教-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

佛教基本知识(正果)

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心性而修行,整个修行还是在庄严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我们把这次《楞严经》的整个修学纲要分成三种力量:

第一个,安住力,就是根本方便。我们看经文:

【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我们都知道,第一件事情,不要住在妄想。以《楞严经》的角度,凡夫打的

佛教牌位知识图片

是有相的妄想;二乘人也是打妄想,打一个空相的妄想。这两个都要远离。我们怎么远离凡夫的妄想呢?一切法是自性无生,无生就是毕竟空。所以,离开凡夫对于我相、法相的执取而不住于生死的果报。那我们怎么离开二乘人的妄想呢?观一切法因缘和合、因果不失。我们造了布施的业、持戒的业,得到人天安乐的果报;我们造了信愿持名的业,成就净土的庄严。所以,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而不住于偏空的涅槃的妄想。

为什么这样

佛教三门知识大全

做呢?因为真如法性本来就无住的。我们无住啊,是你本来应该如此的。不是说我无住做得很勉强,不是。其实,你执着才是做得勉强。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子。这台机器它原来的设计是这样子,我们自己操作错误。我们心性本来就无住。所以,我们修无住是随顺我们

普通人怎么了解佛教知识

的本性如此而已嘛,是随顺本性,心性本来就离一切相。所以我们修无住是很正常的。

我们要知道,执着是不正常的。我们现在弄颠倒了,我们现在执着变正常了。你看就很糟糕了。不执着是正常的,随顺法性本来无住嘛。这是第一点,先求无住,以无住为住,叫作安住。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047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20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