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观-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宇宙观-佛法宇宙观之四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我想每一位学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个定位,就是要知道我们身在何方,同时也要知道心归何处。所以说在人的宇宙视野里边来讲,我们
那么在这个佛法里面,常会讲到说十方三世,这样的一个无量无边的世界,乃至我们说国土中吧,一共从高到低,我们通常把它会分为四个层次级别。这是我们今天的主要的一个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听清楚了解一下。
最高的一层国土叫做常寂光世界,这个国土,就是我们一般的人,或者乃至我们常讲的菩萨,从人到菩萨,所有的这个范畴内的众生,都没办法见到。菩萨只能朦胧的见到一部分,但不能够全体窥到。只有佛陀,哪怕是上方的下方的,东西南北,只有那个真正的圆满,觉行圆满以后佛的境界,才能够所居在常寂光世界里。经常的常,就是这个世界不会变坏,寂灭的寂,就是这个世界清净无染,光呢,当然就是这个世界,没有黑暗,光明遍照,也表达佛的智慧是无量无边,没有阴暗的角落。这是我们整个佛法里面讲到的最高一个层次的国土,叫常寂光土,了解一下。
那么再次一点的一个世界,就叫做实报庄严世界,真实的实,果报的报,这个国土里边承载的活动者吧,就是里边的居民,就是我们常说的菩萨。修行位次比较高的菩萨,能够入到实报庄严的这个报土里边来。那么他一定是通过久修,六度万行,用自己的福德和智慧来庄严,我们所说的庄严就是把它填满,资历够了以后,就像我们世间人来修这个文凭,学位一样的,只有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他才把这个世界可以转染,成为实报庄严的这个清净,在这个世界里面是极其的殊胜。比如说极乐世界,就是实报庄严土里边的一个国土。
那么再次一点的叫做方便有余土,方便就是给我们行个方便,有余还是有点剩余,这个国土是哪些居民在其中活动呢?就是我们常见到,进了大殿以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居中,然后两边呢,会有十八罗汉,所有的这些得了罗汉果位的圣人,全部都在方便有余土,为他们所居。
那么这个方便有余土,为什么叫方便,就是说他还没有到尽头,比如说还有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是他追寻的目标,因为还有这个更清净的地方,更清净的国土来承载,所以说明修行还,到了然,还没到所以然,所以说还有所余地,这个寓意是这么来的。
当然我们听到这样的名词,大家也不要觉得说,好像有点这个刻板,要发挥我们从未有过的视野,和我们最能灵动的理解力,来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就是其实源于唯心所现,他们心清净的程度而所现的国土。
那重要的是要说一下,就是我们现在在哪里呢?做一个凡夫,每天都有五欲六尘在干扰,自己会发挥七情六欲在攀揽,贪着,那所以由于我们的心性是染着的,是分别的,是不断的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这样的一个国土里边,来作为一个居民,生活着的时候,我们所在的地方就叫凡圣同居土。
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叫凡土,凡世界,但是呢,特别要说明一点,就是修到高层次级别的这个常寂光土的佛,实报庄严土的菩萨,乃至方便有余土的罗汉,他可以随意的跨越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度化众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示现,有时候也叫做倒驾慈航,有时候也叫做乘愿再来。回到我们,他们也是从凡夫修成圣者嘛,所以他们回到他们曾经所修行过的世界,借着曾经与这里众生所结的因缘,来大作佛事,来度化众生。因为其中有凡夫,有圣人,在一起,这样的一个国土呈现,就叫做凡圣同居土。
那么特别说明的一下就是,高层次的土,也就是圣人可以随便的往前示现,我们刚才讲的,前者可以倒入我们刚才讲的后者,但是后者不能进入前者,因为他的修行功夫不够。所以大家看,其实呢,所有的世界国土,都在这四个层面,就把它统摄了,这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到最大的宇宙人生观,和一个整合组织说明。
我们以后,每一位发心来学佛修行的人,都要意识到我们现在在凡圣同居的世界,那么我们前方的目标,就是向一个又一个,又一个最清净的地方,去这样去修心,心净则国土净。
那为什么叫做凡圣同居土呢,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这个相信我们大家千百年来,说佛教的存在,佛法的弘扬,特别是这些圣人的这个示现,是数不胜数的。大家都共为所知的,你比如说我们现在,一到庙里边,看见一个大肚子的弥勒佛,本来弥勒菩萨的形象也是和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一样,端庄庄严,戴着天冠,是这样的一个形象,那为什么到了我们中国以后,变成一个大肚子的布袋和尚呢?
那源于他从常寂光实报庄严的一次示现,示现在咱们这里,在梁代的时候,做这样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成天扛一个布袋,然后大家都去给他供养布施,他全部照收,给众生培福,由于他走的时候,说了一句: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所以留下来
像玄奘法师去西行取经的时候,路途中也遇到了观音菩萨给他做这样的示现,
如果大家实在觉得太离奇的难以理解呢,我们可以这样,就是我们现在科学上不是说明了一种什么,三维二维吗?我们就把它相信成是一种不同维数,异度空间,由于我们心性的染着和清净,而呈现出来所相对应的世界,这就是四重国土的划分。那我们现在身在凡圣同居,希望我们早日能够变成一个圣者,用功地去修行,清净自己的心念,然后不
所以一切的凡夫到圣人的转变,这个迷悟之间,乃至染净之间的分水岭,就是凡圣同居土属于凡,从方便有余土往后的,就属于净土了。当然最高级的是常寂光,那么次一点的是实报庄严,然后我们一踏进去阿罗汉的,是方便有余。请大家记住今天的这个知识点,下一次我们来讲,什么叫做三界。
佛法宇宙观之六道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0520.html
以上是关于宇宙观-佛法宇宙观之四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宇宙观-佛法宇宙观之四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