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9 05: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文化-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文化-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具有着普度众生的胸怀,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正面效应。

佛法不离世间法,净业行人日常行为奉行净业

佛教文化知识手抄报

三福,念佛持戒,端身正意,独作众善,敦伦尽分,可得人天福报,乃至圆成佛果。而由此建立的道德本位价值,亦是普世价值,自然地在净化社会,庄严国土。

同时净业行人又以出世的超越意向,关注着这个世界的改善。由于他们建立起了依靠佛力横超三界,往生净土,圆成佛果的信念,所以能够在积极自利利他的同时,又生活得安乐自在。这就好比我们出差到外地,先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办事到再晚也会很安心,安心了事情就会办得更好,更有效率。

世出世间不出心性,自古迄今,大凡在世间建功立业不朽者,多来自于具有超越意向的心性的开发。例如中国远古的黄帝,他既有经邦治世的韬略,又有退隐观心的修行。黄帝在修行过程中,曾梦游华胥国,他所描述的华胥国之情景与西方极乐世界相类,很不可思议(参见《列子》)。杨仁山居士说这个华胥国略似西方极乐世界。可见,超越意向与现实事业之间的必要张力是有正面效应的。

净土法门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存与发展下来,也得于中国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开发心性的隐逸文化传统。隐逸文化在魏晋时期形成高峰,隐士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而净土法门最先就是由东林十八高贤这些隐士们接纳与实践的。所以,净土法门在庐山东林寺,由慧远大师引领白莲社一百二十三位隐逸清高之士,专修念佛三昧,矢志净土,由此成为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亦非偶然。

隐逸的超越意向无论对个体

佛教知识绘画图片简单好看

还是对一个民族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向外拓展的阳刚与向内收敛的阴柔之整合,才能使人活出品味、开发潜能、成办道业。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从事其他职业

佛教知识文案朋友圈怎么写

,如果有一种出世精神,便不致陷于贪恋执著而自寻束缚与苦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无适无莫,无不逍遥。

现实中许多人活得很累,活得很拘谨,就在于他们只有现实的一面,没有超越的一面。净土法门是能够给人超越的一面的。

颠覆认知的佛教知识有哪些

所以以出世的胸怀从事入世的事业,可以把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融会贯通,二者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里内蕴着人生深刻的智慧。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083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86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